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后污水全部实行深海排放,该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已拟划定排污混合区范围。根据污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类型,结合纳污海域现状水质调查,通过建立二维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对出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氨氮(NH3-N)、总磷(TP)进行影响预测,以污染物的影响范围为主要依据,对拟划定的排污混合区范围作了论证,结果显示,拟划定的混合区面积偏大,且相对排污口位置偏北,不能正确反映污染物的影响范围。文中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混合区范围。  相似文献   
2.
机场跑道施工测量是飞行区施工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跑道混凝土施工高程误差的影响因素指标,在此基础上,对采用三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跑道混凝土施工高程控制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跑道道面混凝土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川丘陵区节水农业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四川省丘陵区的严重干旱和节水农业发展特点,成功地构建了四层次、三大类、24项指标的节水农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集成模糊变换与线性规划思路,建立了模糊多因素层次评价数学模型;采用VB语言,研发出基于W INDOW S界面的《节水农业效益评估体系V1.0》软件系统。并以四川省丘陵典型区的简阳市、都江堰三岔水库灌区及"863"节水农业示范区为对象,进行不同尺度的节水农业发展/项目的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开发的软件系统科学、方便、实用,具推广应用价值和进一歩扩展应用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新的地质调查成果,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对江西信丰大塘盆地上白垩统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盆地相应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文阐述该地层序列中段长岗群及其横坑里组、窑前组、新仓下组的建群、建组理由,描述其正层型剖面及含义特征,并对其时代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武生智  赵玉军  刘晓军 《中国沙漠》2011,31(5):1093-1097
采用大涡模拟、Smagorinsky亚格子应力模型及SIMPLER 算法,数值模拟了气固两相流体后台阶流动中各物理量的输运特性。首先,讨论了后台阶流动中分离涡旋结构和回流区长度随入口速度分布、台阶上游长度的变化情况;然后,用颗粒追踪法,计算了不同入流速度、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后台阶流场中的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选择抛物线型入口速度分布,能比较好地模拟真实的后台阶流动;在气固两相流动中,颗粒运动是气相涡旋和固相颗粒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颗粒对气体涡旋的跟随性逐渐变弱,而其惯性特性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当大量颗粒由不同粒径组成时,颗粒的扩散将具有选择性,显示出多尺度耦合现象。所得结果有助于解释风成地貌形态的形成机理,也可以为风沙流风洞模拟实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种影像纹理分析的新方法--条件模式谱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模式谱方法分析遥感影像纹理的不足,并将纹理谱与模式谱的概念相结合,提出了遥感影像纹理分析的新方法——条件模式谱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缺血病变的MSCT表现及对其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手术、病理或临床最终确诊证实的55例肠缺血性病变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资料,对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段肠管的强化程度、相关的肠道外征象以及CTA进行诊断分析。结果:55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1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2例,缺血性结肠炎2例,肠扭转6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肠套叠4例及腹内疝3例。MSCT及CTA表现:肠腔扩张积液41例,肠系膜水肿33例(缆绳征5例、脂肪浑浊征27例,积气1例),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17例(漩涡征5例,位置异常10例)及血管充盈缺损或狭窄35例。结论:MSCT对肠缺血病变显示敏感性高,且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作为常规和首选,同时密切结合临床,不仅对肠缺血病变能做出正确诊断,而且在查找病因、鉴别诊断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焦作市北部浅山区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地,是山城融合发展的联系纽带,也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加强浅山区保护和利用研究是现阶段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打破以往发展思路束缚,突破旧时保守的政策制度,缓和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从山城融合互助角度进行思考,用宝贵的生态资源支撑浅山区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