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堡铅锌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的接触带上,属典型的断裂控矿.根据控矿断裂与矿体的关系,可把该区断裂分为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三期,并初步确定成矿期为加里东期和燕山期;按照矿床矿石矿物的组合、结构构造,相互关系及形态特点,又将成矿期识别为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多金属矿化阶段、碳酸盐-多金属矿化3个成矿阶段.本文试图从区域和矿区构造分析研究入手,进行找矿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家沟组地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以马五7亚段为主要储集层位的盐下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近期取得了重要突破。基于钻井、测录井、岩芯及薄片等资料,对盆地中部马五7亚段颗粒滩沉积特征、纵横向展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探讨了研究区沉积古地理格局及其颗粒滩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马五7亚段主要由晶粒白云岩及各类型颗粒白云岩构成,纵向上发育潟湖-颗粒滩-灰泥丘-台坪、潟湖-颗粒滩-滩间海-颗粒滩、潟湖-颗粒滩-灰泥丘三种沉积相序,颗粒滩位于向上变浅旋回的中上部,且常与微生物丘构成丘滩复合体建造,具有良好的储集意义。横向上,马五7亚段发育两套较大规模的颗粒滩,层位稳定且连续性较好,整体表现为中西部厚而东部较薄的特征,平面上则呈南北向发育并沿东部凹陷环带状分布。研究区沉积规律表明马五7亚段相对缺乏潮坪相沉积特征,推测其沉积环境更符合局限-蒸发台地。沉积期海平面的频繁变化控制了滩体发育规模及其垂向叠置样式,区内西高东底的古构造格局及其内部的微地貌起伏则决定了马五7颗粒滩平面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贵州天柱大河边超大型喷流沉积型重晶石矿床位于湘西-黔东南前陆隆起之雪峰-武陵逆冲褶皱带内,赋存于留茶坡组中上部的硅质碎屑岩地层中,重晶石矿床的北西边界为坪地断裂F1。为查明F1断裂对重晶石矿层破坏及保存情况,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工程部署,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并结合以往勘查成果,针对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坪地断裂F1开展系统研究,鉴别断层性质并探讨其对矿层的改造影响。结果表明,坪地断裂F1为成矿后断裂,具逆-右行平移性质,其在圭禄山地段错断了含矿岩系及重晶石矿层,垂直断距700~800 m,永发地区(钻孔ZK1205)至断裂F1下盘边界区域,含矿岩系留茶坡组内仍赋存厚大重晶石矿层,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贵州天柱重晶石矿整装勘查,在天柱云洞重晶石矿床下部发现铅锌矿体,矿体产于陡山沱组地层中,呈层状产出,规模较大,具有"上部重晶石矿,下部铅锌矿"的分布规律。从矿床地质、地化特征等方面研究,获得该矿床属于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初步证据。通过与典型SEDEX铅锌矿床对比,云洞地区铅锌矿的矿体形态、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沉积、构造环境等,都与典型SEDEX铅锌矿床具有相似性。根据沉积、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湘西黔东具备热水喷流沉积(SEDEX)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预测天柱坪地—新晃—玉屏一带具有寻找大型铅锌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沉积岩中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乌训组即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通过地质调查分析,可见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瘤状灰岩建造、散布于炭质粘土岩中的“钙质结核”和灰岩中的泥岩脉,以及一系列滑移褶皱褶曲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等类型。根据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和乌训组沉积建造处于大陆斜坡环境的古地理背景分析,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应来源于乌训组北西侧处于台地边缘相的清虚洞组,结合灰岩中的泥岩脉即典型震积泥岩脉现象,综合认为,乌训组普遍发育的各种类型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和其它变形建造,系地震营力及其导致的滑塌滑移事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贵州宰便-高武地区中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曾昭光  刘灵  舒永宽  张华  王景腾 《贵州地质》2003,20(3):135-138,F003
宰便、高武地区位于九万大山北缘,有保存完好的中新元古代地质记录。笔者在该区的1:5万区调工作中发现中新元古代基性火山岩,不仅为该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为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2-3xg2)为例,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录井、X衍射及物性分析,探讨湖平面升降对混积型碳酸盐储集层形成及其分布的控制。英西地区E2-3xg2整体为咸化背景下的湖相混合沉积,内部由多种结构类型的湖平面升降沉积旋回在纵向叠置而成,并伴随岩石结构产状及矿物组分的周期性变化。区内储集层类型多样,以混积型碳酸盐岩为主,各类储集层的纵向演化及物性分布与单个湖平面升降旋回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自下而上构成原生晶间微孔—溶扩晶间微孔—充填残余溶孔的孔隙组合,储集层物性具有向上变好的趋势。各类储集层的形成机理与空间分布受湖平面升降旋回控制,白云石晶间微孔型储集层形成于湖退早—中期,与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相关,物性一般,分布广泛;溶扩晶间微孔型和溶孔型储集层形成于湖退晚期,与地貌高部位的短暂暴露溶蚀相关,储渗性能优异,局部发育。  相似文献   
8.
杨宗文  刘灵 《贵州地质》2014,31(4):252-255266
通过对镇远小溪铅锌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开展了矿床碳、氧、硫同位素及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及成因探讨。脉石矿物白云石的碳同位素为-0.1‰2.1‰,氧同位素为18.3‰19.2‰,闪锌矿的硫同位素为32‰35‰,同位素分析结果主要落在海相沉积碳酸盐区间范围,分析成矿物质可能与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有关;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6 180℃,盐度为9 22.8 wt%Na Cl eq,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江高增锰矿处于区域性雷公岭向斜北西翼次级岜扒向斜展布区,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NE、NNE展布,该矿床是黔东南地区现今唯一具有中型规模的海相沉积碳酸锰矿床,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岩系中,矿石自然类型为碳酸锰矿石,按结构构造划分为块状矿石和条带状矿石,矿石工业类型划分低磷低铁富锰矿石和高磷低铁贫锰矿石。通过高增锰矿床与黔东铜仁松桃"大塘坡式"锰矿床相比,其赋矿层位、矿体特征、矿物组分、化学成分、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石类型相同,而矿床规模相差甚远、成锰盆地沉积相分带特征不明显。通过成锰盆地特征、沉积环境和成矿条件分析,高增锰矿深部及外围地区仍具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最近在该区重晶石矿床下部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白云岩)和碎屑岩中,新发现一套规模较大、层位产出稳定的铅锌矿化。铅锌矿体和重晶石矿床具有"上部为重晶矿,下部为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化特征。铅锌矿段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及方铅矿,含少量白铁矿、黄铜矿及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重晶石,少量白云石、热液磷灰石、炭沥青及钡冰长石。成矿流体特征类似于形成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床的流体特征。铅锌矿化中的硫源自局限海盆内早寒武世海水经硫酸盐还原作用提供。此种类似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在南华裂谷盆地一带矿化层位稳定、分布范围较广泛,体现早寒武世时在裂谷盆地内存在一次大规模的热液事件。天柱大河边铅锌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及区内该种矿床的勘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