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3月,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Optech公司的ALTM3100在南京市成功获取到10 km2的LiDAR数据。在此数据基础上,笔者对如何利用LiDAR技术与数据进行真3维电子地图制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其关键步骤在文中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自己在城市3维建模技术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研究了遥感、GIS和制图一体化实用技术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和沙漠地区TM数据进行了特征信息分析;给出了分层分类和GIS辅助分类结果;经模糊推理和人机交互修改,将提“纯”的遥感专题数据作为GIS的动态信息源,对GIS进行扩充与更新;最后在GIS支持下分层提取专题图并进行辅助制图。  相似文献   
3.
对需要治理防止整体失稳的深厚滑坡,采用传统的抗滑桩施工困难,工程费用高.笔者介绍了一种治理这一类滑坡的方法即变阶群桩法,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思路,用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在滑坡治理中,这种设计思路比较新颖,对其它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地地面塌陷的特征和环境条件,分析了该地地面塌陷的成冈,说明了调查和分析这一类地面塌陷成因的基奉方法和应急处理描施,提醒人们采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与地质环境条件有者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拟建的新疆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电站位于现代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的区域。野外证据显示出,坝区的F_(12)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电站附近的石门北断层在第四纪有活动。对采自坝区及附近几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进行了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F_(12)最新活动的上限时间不晚于3万年,F_(30)和石门断层的活动持续到晚更新世,石门北断层最新的活动的上限时间约2万年。根据区域断裂的分布和应力场的情况,进行了构造模拟实验,预测出工程区在区域应力场的继续作用下,应力集中在远离坝址的部位,坝址附近不会出现新的应力集中点。总体看,所选坝址是地壳活动区中相对较稳定的地段。  相似文献   
6.
建筑基坑工程信息综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基于监测信息,经验信息及理论信息之上的建筑基坑工程信息综合分析方法,编制了基坑工程信息综合分析工程流程图,结合一个典型的基坑工程实例,进一步论述了该方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活断层运动区段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行松  唐汉军 《地震地质》1992,14(2):140-144
断层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在一条巨大的断裂带上经常以区段为单位活动,每次活动的区段长度、运动量等都不相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迁移规律等。为工程建设和强震的预测,划分活断层运动区段越来越迫切。以一次强震活动序列、跨断层大地测量网的复测、直接鉴定断层新活动、并结合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变化等途径来划分断层运动的区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个地区断层主要活动时期是了解地壳构造运动或断层发育历史的基础。本文仍沿用了传统研究法,并将同位素法和石英形貌法测年与显微构造分析法引进到研究断层主要活动时期的工作中,取得了能相互映正的结果,最后确定阳原盆地化稍营地区的断层经历过:元古代前;燕山期;6~9千万年;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在20—30万年以前等五次主要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9.
断层活动的同步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李玶  刘行松  潘裕生 《地质论评》1966,24(3):242-244
在湖北丹江口丘陵区出露的基岩面上,发现一些擦痕(在均县习家店一带的丘陵上也有发现)。尤其是张家沟一带,这类擦痕更为多见。有人认为是冰川擦痕,有人怀疑是山洪时水中石子撞击而成,作者试提出另一种看法,即擦痕的形成实系一种泥流缓慢滑动所致。这里特作报道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