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金矿床位于呼伦西白-珠斯楞反"S"型弧形构造的西端,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大,既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也是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后期叠加的北东向次级构造(与次火山岩活动或岩体的深部隐爆作用有关)是本区重要的储矿构造。矿体赋存在侏罗纪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正长斑岩内或与地层接触的内外带的不同构造部位,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该期次火山岩活动,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碎裂蚀变型、次火山岩型(或岩浆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矿区内已发现的13条金矿脉产出环境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岩体内部或与围岩的内接触带,另一种是外接触带中的破碎带(或薄弱带)。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含金品位与这些金属硫化物(或其氧化物)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了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