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水族自称为"虽",且其他民族多以"水家"称之,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并尊重其民族意愿,国务院批准,将操壮侗语族水语支的人们共同体统一称为"水族"。也就是说,"水族"名称的诞生不是直接因为水。可无法否认的是,水族传统生活却和水里的鱼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鱼始终存在一份特殊的感情,而鱼,也在水族人生活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越绝书》记载:"大越海滨之民。"意思是说,古百越族乃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而水族属  相似文献   
2.
尽管许多人并不确切知道耶稣到底出生在什么时候,但所有中国人在1949年以后已经完全习惯于使用以传说中耶稣生年为起始的国际通用历法,那就是公历.当然,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生活中也从来没有缺少过独有的东方历法——中国农历,尤其在一个以农业为主流的社会,农历占据着特殊的生存地位.  相似文献   
3.
吃海     
曾经的海洋漂泊和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海岛生息空间,使京族没有更多的选择,吃海,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和生产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水族饮食,习惯上是一日三餐,并且三餐都以干饭为主。晨光依稀,水族人家的屋顶上就已经炊烟袅袅了。女人们起得更早,她们在天色尚黑时就离开了温暖的床铺,摸索着来到厨房,点燃灶火,满满地煮好一锅饭,喂猪的同时,安静地等待着一家人陆续起床。早晚两顿饭,只有等家人齐时才会开餐。早饭是一定要吃饱的,否则,又怎么会有操持农活的力气?方桌上很少有肉,素菜和酸汤就是佐餐的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水族人最离不开酸和辣. 每一户水族人家里几乎都有一个酸坛,坛子里腌的酸菜四季不断. 水族人平时用来送饭的配料,以酸汤最为普遍,也极具水族特色.酸汤分很多种口味,有以辣椒为主的辣酸、以毛秀才也就是西红柿为主的毛辣酸、以小鱼小虾为主的鱼酸和以猪牛骨熬制成的臭酸等,其中做得最多也吃得最多的,是辣酸.水族女子承担着制做辣酸的主要工作,她们先把新鲜的红辣椒洗干净,加水,放到磨子里磨成辣椒浆后倒进酸坛,再补进盐和一碗又一碗糯米发成的甜酒糟,密封好存放在阴凉处,经过约一个月发酵,坛子里就是可以随取随吃的酸汤了.  相似文献   
6.
借卯的时光     
正山上的林子还在蒸腾着白天烈日的燠热,房檐下的狗儿依然伸长舌头注视着屋前走来走去的人们,田野蛙声一片,一个不一般的日子就在夏天里像金黄谷穗一样长成了。萤火闪闪,仿佛不停提醒着笼罩在炊烟里的水族人家。不知不觉,卯节就到了。卯节在水语里叫做"借卯",所谓"借",就是"吃"的意思。卯节是不兴过端的水族人家的节日,性质和端节相近,其规模仅仅次于端节。与端节相同的是,卯节也具有痛快吃喝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水族的“苏宁喜”节,日子选在农历十二月中。
  我们已经知道,农历十二月,也就是水历的四月了。在水语里,“苏宁喜”直接表示“水历四月丑日”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这个丑日,指的是水历四月第二个丑日。  相似文献   
8.
我手做我心     
正客观地说,水族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而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在生存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拥有一系列独特而成熟的手工工艺就是一种必然。比如纺织和印染。水族的纺织是从最根本的栽种棉花开始的,然后收摘,经过晒、绞、弹、卷工序纺成棉纱,  相似文献   
9.
吃端的日子     
秋天来了。
  一个许多水族人等待已久的日子在秋霜里进入收获后的水族村寨。  相似文献   
10.
包晓泉 《广西地质》2014,(11):56-58
可以说,京族人之间的专属通用语言纯属原生,在京族先祖到达三岛以前,京语就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族群语言了,只不过,那时的京语还不叫京语.京语的发音,绝大多数和越语一致,虽隔海相望,京族人和越南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却全无障碍.另一方面,由于京族跟壮、汉各族杂居得实在太久,互通有无得实在难以分离,因而,京族人在生活表达中除了使用京语,也把当地广泛覆盖的粤方言汉语(也称为白话)运用得十分纯熟.在中越贸易全面铺开的今天,京族人参与其中,更有一份如鱼得水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