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震监测站网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确立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实施定量化评估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评估理论模型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开展了比较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同时,基于中国地震监测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依据现行地震监测业务体系,对地震监测站网的基础架构和系统特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明确地震监测站网的评估目标,示例性研究和构建了覆盖布局合理性、测量精准性、观测可靠性、数据科学性等分解目标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本文的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地震监测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预期为地震监测站网的综合性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绘制降雨量分布图标准不一、操作繁琐、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Python语言开发降雨量分布图可视化程序。该程序可自动读取降雨量数据文件,批量产出包含观测点、降雨量、区域边界、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等要素的降雨量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1 研究背景 地震过程并不只局限于岩石圈,也会透过电磁场效应作用于对流层、电离层乃至磁层,其中,电离层前兆异常的出现具有较为稳定的时间尺度,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具有较高价值(Pulinets et al,2021).但是,由于地震的等级与类型、震源机制与深浅、孕震区地质结构与位置、地震发生时间及空间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震前电离层异常及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耦合的物理机制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震前电离层异常的研究尚有诸多亟待深入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站坐标阶跃对参考框架稳定性的影响量级尚不明确的问题,该文选取了 340个全球分布的国际GNSS服务(IGS)测站建立长期GNSS参考框架.其中,测站运动模型包含线性速度、周年信号以及震后形变改正.通过迭代增加阶跃的数量,定量分析了测站坐标阶跃对建立的GNSS参考框架稳定性、测站速度及周年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340个IGS测站坐标时间序列中存在的阶跃对建立的GNSS参考框架稳定性、测站水平方向速度以及测站周年振幅的影响量级均小于其精度,但是对测站垂直方向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市怀柔区东南部农业区采集了977个表土样品,对其中Cr、V、Ni、As、Pb、Zn、Hg和Cd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地球化学成图清晰地呈现了这些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数据统计分析,阐明了表土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重金属的来源,并评估预测了其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Cr、V、Ni、As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而Pb、Zn、Hg受交通和大气沉降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Cd则主要受到周边工厂以及农业施肥的影响。利用Hakanson法预测8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除Cd外其他7种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均较低。本研究对怀柔区农业土壤的污染风险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