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卞金忠 《第四纪研究》1985,6(1):107-112
李四光教授于三十年代初,在江西庐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以来,迄今在江西其他地区甚少有古冰川遗迹的报道。1976年笔者在工作区内,见到了不少古冰川遗迹,大约分布在东经114°50′至116°34′和北纬25°45′至28°间。它对于揭示江西南部地区第四纪冰川孕育及发展规律,提供了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2.
卞金忠 《地质论评》1984,30(4):371-372
“大别山变质岩中一块石灰岩砾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发表于《地质论评》1981年第4期。该文作者曾促请地质界有识之士对这一砾石感兴趣,对此笔者本着争鸣精神提出浅见,以示响应。该文指出石灰岩砾产于安徽省太湖县花凉亭水库溢洪道处,大别山群桥岭纽黑云母片麻岩内。砾石呈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为16×12×10立方厘米。砾石中还含有一块结核(可能为硅质结核),砾石围岩为黑云母片麻岩,中深程度变质岩,片麻状构造明显,并发育长英质条带;但其  相似文献   
3.
卞金忠 《地质论评》1986,32(4):390-395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质工作者把1220岩体误认为地貌上具正地形的破火山口,并把这种具正地形的“破火山口”做为寻找铀矿的一种标志。笔者从近年来所获的资料出发,论证了1220岩体是一个具隐爆相特征的次碎花岗斑岩穹窿体。并对“1220破火山口”及其控铀问题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勘局217大队,在宁、蒙阿左旗地区寻找铀矿过程中,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异常点带,但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找矿价值的却很少。因此,找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这些异常点带是否反映隐伏铀矿床在地表的显示,如果不是,那么应在什么地方去寻找隐伏铀矿床的理想靶区。何亚胜等人依据简单统计方法论证的铀异常特征分析一文,认为在该区寻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