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强夯地基效应及加固机制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夯地基效应,是指经强夯处理使地基土的结构形式,强度和变形大小,及其作用过程发生的改变。通过对强夯过程中一系列的现象分析,揭示强夯地基效应的形成机制,对强夯地基效应的三个方面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其结论对于强夯处理设计和加固机制的认识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小兵  李强 《山地学报》2000,18(B02):65-68
在大型强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强夯处理中垫层时具有防止粘锤现象和抑制表面振动波的松动作用的优点,但它毕竟要消耗一部分夯击能,这是化的负作用,消耗夯击能的大小主要与其级配相关。级配较好的垫层消耗夯击能较小,反之,消耗夯击能则较大。因此,在采用垫层的强夯处理中,必须要考虑垫层的级配情况,否则将浪费较大的夯击能或使地基处理失败。  相似文献   
3.
某机场场道地基经强夯处理试验后,在道面荷载下对地基的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浅层沉降、分层沉降等进行了将近2.5年的长期监测。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强夯加固后地基的沉降固结特征,对比采用不同强夯加固方案各小区沉降的差异。结论认为,从减小沉降量考虑,较低夯击能的处理效果优于较高夯击能。  相似文献   
4.
某机场场道地基经强夯处理试验后,在道面载下对地基的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浅层沉降,分层沉降等进行了将近2.5年长期监测。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强夯加固后地基的沉降固结特征,对比采用不同强夯加固方案各小区沉降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提出最佳夯击次数严格、普遍的定义 ,并对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特别针对粘性一砂性土地基 ,作者根据强夯施工中孔隙水压力的时空规律性 ,提出了一种确定其最佳击次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对象的软件插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插件技术的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和Client/Serve的思想,通过层次化分析与设计,建立起一套以消息函数为底层连接、以对象类构成软件插件扩展接口的插件体系,并设计实现了所需插件接口库。通过插件模块的分割和插件库的封装,有效地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复性。本插件技术在实际应用系统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大型强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强夯处理中垫层虽具有防止粘锤现象和抑制表面振动波的松动作用的优点,但它毕竟要消耗一部分夯击能,这是它的负作用,消耗夯击能的大小主要与其级配相关。级配较好的垫层消耗夯击能较小,反之,消耗夯击能则较大。因此,在采用垫层的强夯处理中,必须要考虑垫层的级配情况,否则将浪费较大的夯击能或使地基处理失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