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考虑群桩效应的海洋平台桩—土—结构共同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群桩效应的近海导管架平台的桩、土结构共同工作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平台结构的概念设计或初步设计中则可采用一些近似方法。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对群桩研究的成果,依据文克尔相互作用模型,提出了一个较方便实用的群桩效应计算方法,并建立了考虑群桩效应的桩—土—结构共同工作的计算模型,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得到实现,最后根据算例分析得到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重复荷载下模型支盘桩工程性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成原  贾颖栋  周玲 《岩土力学》2008,29(2):431-436
为研究在粉黏土中支盘桩在重复加载下的工程性状,在粉黏土中进行一次加载试验,测出其极限承载力,分别对一个双盘模型支盘桩在其极限荷载和0.75倍极限荷载的条件下各进行了5次重复加载卸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在该土层中支盘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研究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模型支盘桩在粉黏土中荷载传递的特点、桩身不同位置压力变化的特点,特别是对桩周土体对桩侧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出现复杂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离盘不同距离的土体在重复加载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荷载重复作用下对桩的沉降变形的收敛影响很大;支盘桩和桩周土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因此要充分认识支盘桩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工程性状和荷载传递机制还要做大量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模型支盘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卢成原  孟凡丽  王龙 《岩土力学》2004,25(11):1809-1813
设计了一个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来研究支盘桩的承载和变形性能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其与等直径模型桩的对比试验,证明了支盘桩在承载能力和抗沉降变形上的优越性,证实了由于盘顶临空面的存在使盘顶一定范围的土体对桩的侧阻很小,另外,盘底土体由于与盘一起产生变形,在紧邻盘底的位置甚至可能产生负摩擦作用,因此在盘距较小时两盘之间的土体对桩的侧阻几乎可以忽略,设计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