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南铀矿资源特征及新一轮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柏庄 《铀矿地质》2006,22(3):129-135
文章概述了中南地区铀资源现状,简要介绍了中南主要产铀区内幕阜山成矿带、雪峰山摩天岭成矿带、明月山衡山成矿区、水口山九嶷山成矿带、西大明山成矿带、诸广山成矿区、大容山十万大山成矿带等7个铀成矿区(带)的基本特征,并对中南地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占国土面积1/5的我国西北地区,其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呈成矿有利性和多样性,蕴藏着丰富的、尚待探寻的铀矿资源,历经了半个多世纪铀矿地勘活动的西北找铀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北西部边界4个邻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是世界2006年铀矿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它们的现状与实践对我国西北地区进一步开展铀矿地勘工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柏庄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1):1134-1139
以国家能源、矿业、铀和核电政策为依托,讨论、分析了我国未来核电用铀趋势及铀地勘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铀资源潜力深远,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低;地域辽阔,资金投入尚少;宏观上看,铀矿找矿周期与国际水平相当,而找铀装备、方法存在差距,铀矿经济评价体系和理念亟待建立。为了确保国家核电安全运行,未来15年是我国铀地勘业十分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