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201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拉脊山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为黄河和湟水的分水岭。一般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山势陡峻;特别在东段,因深流切割,多跌水悬崖;中段相对平缓。本区在地质构造位置上,属古南山构造体系的一部分,并受古化隆旋卷构造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为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南侧,并有河西系和化隆旋卷构造复合和交接。从古地理环境来看,本区在寒武纪和奥陶纪时,为一狭窄细长、快速沉降的深断陷海槽。从地槽说观点来看,则属南祁连地槽褶皱带的东延部分(图1)。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时车载激光点云,实现城市环境下的多目标快速检测与跟踪。动态目标跟踪是实现城市环境下自动驾驶的关键,是三维城市场景感知的研究难点。相比于图像,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更适合用于目标三维形状估计和运动预测,所以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方案中。使用基于目标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目标跟踪框架,针对稀疏点云数据中常见的过分割和欠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关联历史跟踪结果和目标检测的快速跟踪算法。将跟踪结果作为先验知识,与下一时刻的目标检测关联,增强目标检测的稳定性。该算法已经应用到搭载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自动驾驶汽车中,实验证明,该算法适用于城市交通场景,且满足实时解算需求,单帧处理平均耗时58 ms。  相似文献   
3.
祁东县双家口中奥陶统剖面系湖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四分队1974年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1985年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知名的笔石专家穆恩之教授推荐作层型研究。湖南省地矿局区调所刘义仁,傅汉英担负该剖面中双家口组(相当于(氵韩)江阶)和城步组(相当于石口阶)共厚34.85m和其下的百马冲组(相当于胡乐阶)顶部2.5m的详细研究。野外研究中按地层的单位,以50cm×50cm的面积逐层采集岩石,共划分了277层,采集标本总17吨。室内劈取化石达十万余块,其中99%以上为笔石(既有具相当层  相似文献   
4.
青海拉脊山区广泛发育着寒武纪和奥陶纪火山岩,尤以前者为甚。青海省地质局第一、二区测队及陈庆室等曾进行过研究,将岩石的主要基本类型定为安山岩。1974年该局十三队张昌伦曾将其定为以玄武岩类为主。1972年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拉脊山组首先发现岩矿鉴定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现象,怀疑其主要应属玄武岩。经1971-1975年的研究,将其主要基本类型定为玄武岩,并指出,不同时代和层位的火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