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931年7月10日,一艘船在西西里岛南边的地中海上航行,突然,船上的人看到附近一处海面在沸腾,那里波涛汹涌,水汽弥漫,还不时从海底传来闷雷般的声响。不久,又升起了一般冲天的烟柱,随后扩散成一个蘑菇状的汽云。入夜,那片海域更是光辉闪烁,瑰丽夺目。显然,这是一次海底火山爆发。一个星期后,当那艘船在返航途中经过西西里岛南面海  相似文献   
2.
特体鱼类     
鱼类多数是纺锤形的,但是以下这些鱼的体态却比较特殊。旗鱼(羽鱼) 这种鱼和别的鱼有很大差异,它的上下颚很长,尖尖的像两把利剑可以刺取他鱼,攻击船挖掘泥沙。两颗边缘是锯剑  相似文献   
3.
非鱼鸟兽     
鸟兽本是陆地上的动物,主要是依靠陆地上的食料来过生活。但是有些鸟兽居住在海边,一生靠海洋里的食物来维持生活。有些兽类甚至根本不能脱离海洋。因此,也往往被人误认是鱼类。这些鸟兽因为常要飞翔或游历在辽阔的海洋里,一般都比陆地上类似的鸟兽要强,体躯要大些,本领也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吴源 《海洋世界》2002,(7):16-17
世界海洋中的鱼类有两万五千种左右。研究它们的活动规律对开发海洋生产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方向和远近各自不同,向陆岸方面移动和溯河而上的叫“近陆洄游”,离开陆地和顺流而下的叫“远陆洄游”。也有把从海洋到淡水的“溯河洄游”,由淡水到海洋的叫“降河洄游”的。  相似文献   
5.
海洋是个又深又广阔的世界,因此,动物的活动范围很大。它们要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维持生存,繁殖后一代,就需有各种变异来适应环境。随着生活条件的不同,经过各种变异,形成了极复杂的品种。●眼睛移位的比目鱼海底躺卧,眼鼻搬在一边的比目鱼是我们常见的鱼,都是一边一只眼睛一个鼻孔,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形体构造和颜色都是两边对称的。但是比目鱼却很特殊,它的眼睛、鼻孔都  相似文献   
6.
取样窗口迹长均值估计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窗口取样法测量岩体中随机不连续面的迹长, 相对于无限二维空间的岩体而言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偏差。因此, 在实际岩体工程中要对实地测量迹长的偏差进行校正, 以获得校正后的平均迹长。本文着重讨论了Kulatilake教授于 1984年提出的不连续面迹长均值估算法, 并对算法作了必要的修正, 使算法更客观, 更完善, 编制的计算机代码可以很方便地求取无限二维岩体不连续面的校正迹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