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于梨树断陷基底结构复杂,且地震深层资料品质常受影响,通过重磁震联合研究基底岩性分布对进一步评价该地区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笔者等重新测定了部分样品的岩石物性。通过对研究区重磁资料进行重震结合剥皮及延拓等去浅部效应,利用小波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去深部影响,得到了基底剩余异常,并结合地震、钻井等资料联合解译了剩余异常,从而深化了对梨树断陷基底岩性的认识,预测了基底不同岩性的分布特征。梨树断陷基底岩性可分为如下几类:花岗岩、变余砂砾岩、板岩、千枚岩等浅变质岩,石英岩、石英片岩等中变质岩,片麻岩等深变质岩,灰岩以及火山岩。本次研究分类更加详细,与钻孔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梨树断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油气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西北到东南发育的3条SW—NE走向的断裂带控制了油气的展布和聚集,而油气藏类型从西南深坳到东北斜坡可划分为纯气带、油气带和纯油带等3个呈近NW向展布的油气分布带。梨树断陷发育2套主要的烃源层系,分别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其有机质丰度、类型相对较好。油源对比表明,梨树断陷原油除了对应2类不同成因烃源岩类型的原油外,还有以两者混源、分布较广的原油。地质及地化指标分析均表明油气沿斜坡、断层从深坳向斜坡运移;通过包裹体分析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可见,梨树断陷具有3期成藏且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差异较大。通过上述分析认为,梨树断陷油气藏与烃源岩成熟演化以及油气向斜坡运移有关,分布具备形成差异聚集的地质条件。梨树断陷具有多期成藏中晚期强调整、多期成藏晚期弱调整以及晚期成藏3种主要油气成藏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