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 发育多个继承性古隆起, 是捕获油气的有利场所.其周缘地区存在的多个生烃凹陷均发育有侏罗系泥岩和煤岩, 油源关系较为复杂.从生烃条件探讨了侏罗纪煤系对彩南油田以北至滴南凸起白垩系吐谷鲁群原油和彩南油田以西至阜北斜坡区侏罗系石树沟群原油的贡献.该区域侏罗系煤岩分布零散, 厚度最厚达30 m, 显微组分以惰质组为主, 与侏罗系泥岩相比煤的供烃能力相对较弱.同时通过油源对比以及与南缘煤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 明确了研究区白垩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泥岩, 侏罗系原油来自二叠系泥岩和侏罗系泥岩.   相似文献   
2.
莫里青断陷为伊通盆地最南端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古近纪以来经历了张扭、热沉降、压扭和挤压构造演化阶段。通过对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特征及分布的分析,厘清了高凝油、天然气的来源,分析了油气的输导体系和成藏过程,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油气勘探。双一段高凝油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东西斜坡带,其成因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和环境有关,分布与有机质低成熟及运移特征有一定关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南高部位,具有低熟特征。双一段油气主要来源于双阳组,凹陷斜坡带的扇三角洲、湖底扇砂岩体、断层及不整合面为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凹陷的远端则可能由于运移动力的不足或者输导体系不连通而难以到达。烃源岩分布、砂体展布、断层发育和不整合面结构分布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伊6区块晚期基底拱张,低熟气以断层和低渗储层为通道于高部位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