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识别古代沉积环境,必须根据沉积剖面结构和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生物组合与古生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沉积环境的反映,沉积物中有机组分比无机组分更为灵敏,因此,研究沉积物中生物组合与生态特点,是恢复古环境必须采用的方法。生物组合与古生态特点是判断沉积相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湖南,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湖南中部邵东县马鞍山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剖面,位于邵东廉桥北约8km的光坡乡,地质上处于猪婆大山背斜北西翼近转折端处(图1)。剖面全长约2km,绝大部分由碳酸盐岩组  相似文献   
3.
<正> 湘东赣西晚泥盆世地层划分,其中包括翻下段铁矿层位对比,长期以来看法不一。1936年,高平、徐克勤在江西萍乡铁矿调查时,把中、上泥盆统称狮背系,上统为上株岭层,中统为石灰冲层和山口崖层。1942年,田奇(王崔乃)、刘国昌在湖南茶陵、攸县、醴陵一带找到Yunnanella和Yunnanella,认为湘东存在晚泥盆世锡矿山期沉积。1954年,廖士范等根据湘赣边境铁矿勘探资料建立佘田桥系,由下至上分为麻石岭段、煤炭冲段(后改为活  相似文献   
4.
<正> 湘东赣西早石炭世地层解放前几乎没有记载。1954年,廖士范等在茶陵潞水建立“大节湖灰岩”,划为下石炭统,与下伏的余田桥“系”(自下而上包括麻石岭段、煤炭冲段、井冲段、翻下段、荒塘段)为假整合接触。1963年刘亚光在萍乡麻山,1965年湖南区测队在株洲三望桥均找到珊瑚Pseudouralinia和腕足类,确定大节湖灰岩相当于湘中下石炭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