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地质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泉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中川花岗岩体南外接触带中近E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叠加于该带上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体空间展布、矿石特征、载金矿物特征等的论述,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今后在该地区找矿因应以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为找矿的重点部位,地表以褐铁矿为主要找矿标志,深部以黄铁矿和毒砂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甘肃礼县中川地区金矿成岩和成矿年龄的SHRIMP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启明  鲁挑建 《地质科学》2014,49(4):1184-1200
甘肃省礼县中川地区属于礼(县)岷(县)金矿带的东段,成矿作用与中川花岗杂岩体有密切的关系。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SHRIMP)测试技术,获得了中川花岗杂岩体形成的精确年龄,主侵入时代为210~160 Ma(可信度95%,MSWD=1.4),该花岗岩体属于燕山早期-印支期造山运动的产物;3颗锆石(4个测点)的SHRIMP测试结果表明,中川地区金成矿的年龄为197~162 Ma,证实礼县中川地区金成矿于中川花岗岩体形成及稍后的时间段。年龄测试和地质剖面测量资料都证实,中川花岗岩体南部地层应该划在中石炭统地层中。与中川花岗杂岩体地质情况类似的碌础坝、 柏家庄、 闾井、 教场坝、 温泉等岩体外接触带仍然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姜启明 《地质科学》2022,(2):510-523
甘肃省礼县中川地区属于礼(县)岷(县)金矿带的东段,其成矿作用与中川花岗杂岩体有密切的关系。此次研究在已知金矿体上采集标本,碎样后挑选石英晶体,运用英国Micromass公司生产的MM5400质谱计,在1 600℃条件下,让石英释放稀有气体,测量其中的4He、20Ne、40Ar等稀有气体,通过稀有气体的示踪作用,研究成矿流体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礼县中川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中的4He和40Ar来源于中川花岗杂岩体;Ar同位素比值符合地壳流体特征;在3He/4He-4He/20Ne体系图上,7个样品中,有4个点位于100%地壳流体来源线上,3个点位于5%上地幔与30%上地幔流体之间,说明成矿热流成分主要是地壳流体,含有10%左右的上地幔热流,即礼县中川地区金矿成矿流体具有混合热液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泉金矿床十号矿带矿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马泉金矿床十号矿带(亦尔庙山金矿点)断裂带特征、地表矿化与深部矿化特征、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的论述与分析,确认马拉金矿床十号矿带总体矿化特征与矿床主体相似。其差别是十号矿带可能有粗粒金(或巨粒金)存在,而矿床主体尚未见到特高品位矿石。另外,本还通过十号矿带伴生元素中的前缘元素含量乘积与后尾元素含量乘积之比(剥蚀指标)对矿带的剥蚀程度作了初步探讨,预测十号矿带深部仍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5.
姜启明 《地质科学》2022,(2):510-523
甘肃省礼县中川地区属于礼(县)岷(县)金矿带的东段,其成矿作用与中川花岗杂岩体有密切的关系。此次研究在已知金矿体上采集标本,碎样后挑选石英晶体,运用英国Micromass公司生产的MM5400质谱计,在1 600℃条件下,让石英释放稀有气体,测量其中的4He、20Ne、40Ar等稀有气体,通过稀有气体的示踪作用,研究成矿流体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礼县中川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中的4He和40Ar来源于中川花岗杂岩体;Ar同位素比值符合地壳流体特征;在3He/4He-4He/20Ne体系图上,7个样品中,有4个点位于100%地壳流体来源线上,3个点位于5%上地幔与30%上地幔流体之间,说明成矿热流成分主要是地壳流体,含有10%左右的上地幔热流,即礼县中川地区金矿成矿流体具有混合热液特征。  相似文献   
6.
甘肃马泉金矿二十号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启明  李岳 《甘肃地质》2001,10(1):42-49
通过对二十号矿带与矿床主体三、四号矿带地质特征的对比和ZK4 0 1孔伴生元素特征的研究 ,认为二十号矿带是四号矿带东延部分 ,其露头位于矿体头部附近。预测在二十号矿带180 0m标高以下一定还有较大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7.
甘肃小顶山火山岩特征及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顶山火山岩体主体是中川杂岩体最末(喜马拉雅期)的一次喷出熔岩,其周围岩浆岩脉(次火山岩)的侵入时代广泛。岩体与脉岩均位于马泉金矿床之内。岩浆岩脉与金矿体赋存于断裂之内,与断裂产状基本一致。花岗岩脉形成于金成矿期(成矿与成脉同期);中性岩脉大部分形成于金成矿之后;岩浆岩脉对金矿体主要起破坏作用;煌斑岩脉不是本区的金源层。二十号矿带确是四号矿带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8.
甘肃马泉金矿床五号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姜启明 《黄金地质》2000,6(3):32-37
通过对马泉金矿床五号矿带特征,地表和深部矿化特征的论述及四、五号矿带特征的对比,认为五号矿带为四号矿带西延部分,五号矿带仍具扩大现有储量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甘肃马泉金矿金品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政科  姜启明 《甘肃地质》2009,(2):30-34,71
通过对马泉金矿床主体(三、四号矿带)及外围矿带矿石品位分布资料的研究后认为:四号矿带金品位高于三号矿带,夹石含量少予三号矿带,易选矿石多于三号矿带,因而矿石质量优于三号矿带;外围矿带品位低于矿床主体品位.以低品位矿石为主。通过对矿石品位分布直方图(数学模型)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概率(〉95%)假设检验后认为:矿床主体品位分布概率曲线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通过对矿床平均品位算术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研究后认为:矿床属品位均匀型矿床,建议矿床的氧化矿石边界品位为0.5×10^-6原生矿石边界品位为1.0×10^-6;特高品位下界为29.0×1^-6。  相似文献   
10.
甘肃崖湾金矿微量元素特征及矿床剥蚀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启明  李岳 《甘肃地质》2005,14(1):27-32
崖湾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大断裂西端的分支断裂罗坝—礼县断裂中段,是李坝大型金矿床的外围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区水系沉积物、岩石微量元素特征的总结,结合地质因素,指出矿床的主要微量元素为As、Bi、Sb、Ag、Hg。与Au矿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依次为Sb、As、Ag、Hg、Bi。矿床微量元素具有垂直分带性,从上至下的序列为:Ag—Mo—Hg—Pb—Bi—Sb—Au—As—Zn—Cu。对矿体标高和微量元素垂直分带性的研究后认为矿床总体剥蚀程度为上部,矿床向西、向东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