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精确模拟预测松散沉积层中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场和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考虑土体孔隙度、渗透系数、储水率随地下水位下降发生的动态变化,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三维变参数非稳定渗流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南京地铁三号线浦珠路站深基坑降水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15口坑内抽水井,抽水井过滤器埋深为22.0~37.0 m,基坑围护连续墙底部埋深至41.5 m为最优降水方案;不仅使基坑内地下水位满足开挖要求,又使基坑外地面沉降在控制范围内。经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合理,计算结果可靠,研究理论用于模拟预测此类地区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流场变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在地下隧道施工中遇到既有桩的情况并不少见,尽管近年来隧道--土--桩相互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隧道开挖引起的桩的反应上。通过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双管大型隧道开挖引起的群桩变形机理。由于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释放,群桩的实测沉降随隧道的推进几乎呈线性增加。监测点距新建隧道较短,导致群桩沉降较大。单隧道开挖完成后,在隧道中心线正上方观测到最大桩群沉降为0.23%D(即隧道直径)。双管开挖后,最大群桩沉降增加到0.32%D,最大群桩沉降位置向两隧道之间的中心线移动。随着开挖面接近监测断面,既有桩群迅速向开挖面倾斜。当隧道工作面通过监测断面时,减少了现有群桩的倾斜。显然,当隧道工作面位于监测断面正下方时,测得的群桩倾斜达到最大值。这清楚地说明了隧道开挖引起群桩的三维变形机理。若将隧道开挖简化为二维问题,则忽略了群桩沿隧道纵向的倾斜,而群桩的倾斜位于非保守侧。  相似文献   
3.
江日嘎玛花岗侵入岩位于巴颜喀拉-松潘-甘孜造山带北部,侵位于中三叠世甘德组三段地层中。本文通过对江日嘎玛花岗侵入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江日嘎玛花岗侵入岩,具有较高的SiO2(w(SiO2)=69.63%~71.05%),A/CNK=1.017~1.043,铝饱和指数<1.1,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岩石具有明显富集Zr、Hf、Ba,亏损Nb、U、Ta、Ti、Rb、K的特征,并且具有负Eu异常;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为222.5 Ma±1.9 Ma,表明岩浆侵位时代为中生代晚三叠世,形成于碰撞造山后期地壳减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PCR实现了功能基因定量,然而定量数据在油气藏,尤其是勘探难度大的隐蔽油气藏,定性预测方面的技术优势仍具开发潜力.以勘探程度较低的苏干湖盆地隐蔽油气藏为对象,点间距1~4 km采集50 cm深土样191个,测定甲烷、丙烷氧化菌功能基因(pmoA、prmA),基于累积概率分布与回归分析,划定了微生物异常体系,中异常与物探地层解译结合,圈定了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结果显示:pmoA、prmA累积概率分别符合近4X×10~4、2X×10~4copies/g的指数分布规律,取自然数1、2、3、4分别以4、16、64、256和(2、4、8、16)×10~4copies/g划分二者异常的低、中、高、超高4等级;中异常以上等级于盆地东、西、中3部均有分布,其中,东、西分布稍偏北于二叠系、侏罗系地层,中部分布于二地层之间,保守圈定以上分布为盆地油气藏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