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影响沉积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多重因素和旋回层序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内相对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层序形成不仅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控制,而且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和相关因素,如:沉积物供给、盆底沉降和自然地理条件也对沉积层序及其内部组成——体系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对应于海平面变化发育的容纳空间旋回层序,沉积供给也可以形成特征的、可以鉴别的供给旋回层序。具有过渡性界线的三级或高频旋回层序受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供给双重因素控制。不同构造背景沉积盆地边缘发育不同的盆底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变化响应于盆缘沉降具有明显的构造-海平面分带,岸线在构造-海平面带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层序界面和层序堆叠样式,也同样影响着低位体系域的构成。深水盆地环境古地形特点及沉积物供给制约着深水沉积序列。构造运动显著地影响着沉积层序发育。碳酸盐缓坡和平顶镶边陆架的层序格架及体系域发育受其坡度、盆地深度及下降幅度的因素的作用。台地边缘和大陆边缘盆地浊积岩层序的发育和体系域组成受控于差异的沉积物源(平顶碳酸盐台地、镶边台地和陆源碎屑岩陆架)、古地理及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侏罗系盆地典型充填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立珩  薛良清 《地球学报》1999,20(1):96-103
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以西的广阔地域。三叠纪末,形成了一种高差较小,以低山丘陵为主要特征的地貌,分布着一系列大小不同的陆相沉积盆地。盆地的充填序列可以理解为盆地发育的整个垂向上的沉积序列,这个序列由若干套岩性组合构成,并按一定顺序出现。沉积体系的交替反映了构造演化的阶段性、沉降和沉积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选取了西北地区不同构造部位侏罗系沉积剖面进行充填学分析,划分出主要的充填序列类型及沉积模式,清楚地看到西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的盆地在垂向沉积序列上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幔流底辟构造——环西太平洋盆地热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宋立珩 《地球科学》1996,21(4):383-394
环西太平洋弧-盆构造带有许多高热异常,大致与其相对应的浅幔带和强地震带,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冲绳海槽高热浅幔区,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弧后盆地和幔流底辟构造带,冲绳式底辟扩张可以认为是南海和其他边缘海盆地的一种成因模式,它不同于海底扩张,在大陆板块内部的深幔区(深度大于100km)构造稳定,而中幔区则构造相对活动;其表现为较高的热异常,地震活跃,新生代多期岩浆喷发,伸展变形强烈,发育有韧性剪切构造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