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北地区山西组与太原组的分界,以太原西山地区研究最详。自1922年以来,中外学者曾相继发表过许多论著。在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上,也曾依据充足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将上石炭统太原组顶界确立在东大窑灰岩之顶(即北岔沟砂岩之底)。1975年华北区二叠系专题会议期间,重新作了实地观察与讨论,仍将石炭系顶界定于东大窑灰岩(或海相层)之顶。   相似文献   
2.
神木北部矿区赋存的侏罗纪不粘煤和长焰煤,由于煤层变质程度低,丝质组含量高,煤的着火点温度低等因素,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易引起自然,煤层和围岩烧变后,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显示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渭北石炭二迭纪煤田原划分之主要含煤地层上石炭统太原群底部,即中下奥陶统之上有无中石炭统本溪群的沉积?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争论。一九五九年全国地层会议依据当时的有关资料认为“陕西南部铜川、韩城一带都缺失本溪期沉积”。此后,在渭北一带进行煤田地质勘探的兄弟单位及有关大专院校也大都继认了渭北一带无本溪群存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