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甘肃中生代陆相沉积分布广泛,发育良好,但在地层划分与对比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分歧意见。现根据在野外工作的实践与认识,并综合前人资料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康立权 《甘肃地质》2009,18(4):93-96
出露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崆峒山砾岩"岩性特殊,厚度巨大。但是其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60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认识。作者根据野外观察,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后初步认为,"崆峒山砾岩"可与陕西省千阳县出露的芬芳河组对比,两者是同一套地层,时代应属晚侏罗世。并进一步推测"崆峒山砾岩"和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的安定组可能是同期异相沉积,前者是山麓洪积扇堆积,后者是河流—湖泊相沉积。  相似文献   
3.
西北区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及聚煤规律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五省(区)以早中侏罗世聚煤期最为重要,早、中侏罗世除西南喀喇昆仑和唐古拉山一带为非含煤沉积外,昆仑、秦岭及其以北均沉积了陆相含煤建造。但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不同,区内自东而西在陕甘宁盆地、贺兰—六盘山至阿尔金山及阿尔金山以西三大块之间,含煤建造特征、聚煤古地理环境以及含煤建造展布规津均互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不仅有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是我国开展地质工作较早的省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后有谢家荣、袁复礼、赵元贞、叶连俊等国内地质学家以及矿业界人士50多人到甘肃祁连山、河西走廊、陇东高原、陇南山区、兰州附近进行过路线地质调查和煤矿勘测工作,他们的辛勤劳动,为甘肃煤田地质勘探事业积累了可贵的地质资料。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国民党政治腐败,财力匮乏,不可能进行正规的勘探工作,以致煤田的地质情况和边界基本不清,没有一份完整的地质勘探报告,全省三次煤藏量概算未超过13亿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