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是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次要控制因素,而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纽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最后综合了各种资料,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元坝气田须家河组三段钙屑砂岩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利用岩芯、薄片及电成像资料,结合水动力条件、砂体厚度、岩石骨架、裂缝作用、裂缝主导等因素,初步明确该区钙屑砂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优质钙屑砂岩主要受沉积水动力强弱控制,碳酸盐岩岩屑含量、岩石粒度、砂体厚度是控制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裂缝双重渗流作用是关键,砂体内部结构的非均性是裂缝发育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单层厚度小(3 m)、累积厚度大( 10 m)的刚性非均质叠置砂体具有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