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云南省文山县官房钨矿床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文山县官房钨矿床是华南西部右江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大型钨矿床之一,产于滇东南褶皱带文山-富宁褶皱束薄竹山穹窿南翼。该矿床的形成与薄竹山S类花岗岩有关,形成于燕山期陆内碰撞体制。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与寒武系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的外接触带,矿石构造主要是浸染状和网脉状。围岩蚀变类型复杂、蚀变分带明显,自花岗岩体向外依次为金云母-绿帘石化带→透辉石-透闪石化带→镁橄榄石化带。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中阶段)和石英-碳酸盐(晚阶段)阶段。早阶段矽卡岩矿物(透辉石、石榴石)中发育含CH4的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中阶段石英中发育含CO2、CH4、N2的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晚阶段石英中发育含CO2的水溶液包裹体。各阶段矿物中不发育含石盐子晶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79~550℃,盐度为3.17%~9.86%NaCleqv;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70℃,盐度为8.95%~10.61%NaCleqv;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5~221℃,盐度为1.74%~5.71%NaCleqv。估算的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45~90MPa和10~30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3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低NaCl的H2O-CH4-NaCl岩浆热液,演化为中阶段中温、低NaCl的H2O-CH4-CO2-NaCl热液体系,最终转化为晚阶段低温、含CO2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