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0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砷、锑、铋等元素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国内外已有报导。 为了适应大批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铋的分析,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砷、锑、铋的仪器工作条件、氢化物发生条件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找出了对砷、锑、铋均为有效的还原抑制体系,拟定了一个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铋的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测得砷、锑、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锡灵敏度很低,不能满足化探找矿对锡灵敏度的要求。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锡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的特点,并已有文献报导。但是对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问题报导较少,难于直接用于复杂的地质样品分析。 本文采用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锡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了44种  相似文献   
3.
以氢化物发生法-原子吸收分析测定砷、锑、铋、硒、碲、钖、铅等元素是一种比较灵敏的分析方法.方法基于,在酸性溶液中,上述被测元素,与产生初生态氢的一些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热不稳定特性的气态氢化物,导入火焰或各种加热方式的石英管池等原子化器,在较低的温度下热解、原子化,以常规的吸收法测定.作者提出一种适用于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上述元素的氢化物连续发生器新设计型式.此种新发生器结构更简单,采用能双管同时吸喷溶液的直角型气动喷雾结构,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对铅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文中着重对铅的氧化剂及测定体系、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其消除作了详细地考察,并对氧化机理及干扰机理作了初步探讨.选定了铁氰化钾为氧化剂、邻菲罗啉——硫氰酸钾——草酸为干扰抑制剂的测定体系.拟定的方法在283.3nm线测得铅的灵敏度为0.10ng/ml/1%吸收,对于10ng/ml的铅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9%,样品分析结果满足误差要求.是地球化学样品中0.00005%以上铅的有效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前文报导了一种适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的新型氢化物连续发生器的结构、性能及其用于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铋的快速方法。本文用该发生器继续试验了于同一底液中测定岩石、矿物中锑及铋的各种最佳条件以及详细地研究了42种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提出在盐酸—碘化钾—抗坏血酸体系中还原并消除干扰的分析方法,效果较好,锑、铋分析下限均为10~(-4)%。  相似文献   
6.
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岩石中的铭,国内外已有不少工作报导。曾研究提出的方法中,有采用硫酸钠、硫酸钠—硫酸铍、氟氢化铵等作为干扰抑制剂来克服共存元素对测定铬的影响。但是,对于铝土矿中大量铝的干扰,却难于用一般剂量的抑制剂来清除。根据铝土矿的特点,本文提出,矿样经碱分解后,使Cr(Ⅵ)于酸性介质被浓集于极少量(湿基1克)的国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而与大量铝等共存元素分离,  相似文献   
7.
张佩瑜  金义 《岩矿测试》1988,(3):224-227
研究了辉锑矿中微量砷的氢化物发生一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选择高锰酸钾溶液消除大量锑氢化物的干扰。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在选定最佳条件下,测定砷的灵敏度为0.26ng/ml(1%吸收),700μg/ml的锑不干扰砷的测定。对0.02μg/ml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可用于测定辉锑矿中0.0001%以上的砷。  相似文献   
8.
张佩瑜  彭红卫 《岩矿测试》1994,13(2):96-100
对固体悬浮液直接进样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Ga和Tl进行了研究,拟定了以琼脂为悬浮剂,Ni(对Ga)和V(对Tl)为基体改进剂,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的、灵敏、快速、准确测定Ga和Tl的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测得Ga和Tl的特征量(1%吸收)分别为2.8×10 ̄(-11)g和4.4×10 ̄(-11)g,检出限(3σ)分别为24pg和28p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3%(含Ga6.4g/g,n=11)和4.8%(含Tl1.0g/g,n=13)。方法适用于地质样品中低至0.1g/gGa和Tl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溶剂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佩瑜  金义 《岩矿测试》1990,9(2):128-131
本文研究了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Te的各种条件;采用甲基异丁基酮于4.8mol/L HCI中萃取Te(Ⅳ)的氯化物;以Rh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有机相中Te。Te的特征质量为7.6×10~(-11)g(0.0044 A),相对标准偏差为6.51%(2ng Te,n=10)。方法用于地质试样中痕量碲的测定,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地球化学探矿要求测定的样品中微痕量元素愈来愈多,对分析的下限及精度也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常规的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一些吸收线处于紫外区的元素——As、Sb、Bi等的测定灵敏度很低,这就难于满足分析要求。1969年,W·Holak首先将氢化物发生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起来,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十多年来,由于分析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使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扩大到砷、锑、铋、锗、锡、铅、硒、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