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低,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区之一。以构造单元类型为基础,通过对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成藏条件、圈闭类型及油气分布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初步得出: 控制西伯利亚地台油气分布的因素主要为构造作用及地层与烃源岩发育特征,油气成藏模式主要为自生自储式; 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不发育地盾的克拉通内部隆起区及大陆边缘坳陷中,前者的富油气层位主要为文德系-寒武系,后者的富油气层位主要为二叠系-侏罗系; 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型。  相似文献   
2.
双二段储层是莫里青断陷伊59 井区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层位。本文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以及试油研究等工作,对其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含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出伊59 井区双二段储层的含油性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其含油储层的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含油级别为荧光级以上; 储层孔隙度下限为8%,渗透率下限为0. 1 × 10 - 3 μm2,含油饱和度下限为35%; 油层深侧向电阻率> 30 Ω·m,声波时差为230. 0 ~ 260. 0 μs /m。油气高产井主要分布于靠近井区西北缘的湖底扇上中扇区,而湖底扇下中扇区产能较低; 西北缘逆断层的断裂带内及其东侧单斜构造的高部位产能较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构造演化历史甚为复杂的兴蒙造山带的地壳结构探测较为有限的问题,本研究利用2016-2018年布设在兴蒙造山带西南部的第3期NECsaids地震台阵和固定地震台及NECESSArray的流动台数据,采用时间域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提取到研究区的24027条高质量P波接收函数,进而采用H-κ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以及分层剥离转换震相分析地壳各向异性的方法来辨识研究区的地壳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地壳各向异性整体呈近NW向和近EW向,与区域速度场和板块绝对运动方向一致,表明现今地壳结构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构造域;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级带是明显的地壳结构差异过渡区,其西侧地壳厚度明显高于东侧且呈降低趋势,而平均波速比则呈现东西两侧盆地较高的分布特征;局部地区的高波速比和不同的各向异性特征则显示受到新生代火山和断裂活动的改造作用,二连盆地的厚地壳和复杂的各向异性特征则展现出古亚洲洋闭合及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等多期构造作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以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为烃源岩,志留-泥盆系三角洲-- 滨岸砂岩为储层,潮坪环境形成的致密泥岩为盖层,形成了断裂型生储盖组合,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通过对研究区志留-泥盆系沉积相带展布、断层发育特征以及古隆起和古斜坡的综合研究,结合烃源岩排烃及已发现油气特征,认为巴楚-麦盖提地区志留-泥盆系油气成藏规律主要受沉积和构造的共同控制,在二叠纪末,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排烃期已经形成的单斜构造或斜坡带,被长期活动断层沟通了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志留-泥盆系储层分布区易于形成油气藏。区内有利油气成藏区带主要为康2--方1 井之间的断裂带与玉1--BK8--巴5 井之间的斜坡带,可能发育的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