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矿物中玻璃包裹体的成分一般能代表主矿物形成时的岩浆成分,通过包裹体成分研究,可以了解岩浆的演化过程。1972年武内寿久弥、今井秀喜曾用电子探针分析了日本一些矿区酸性火成岩的石英中玻璃包裹体,测得其成分为富硅、贫铁和镁,查明了形成石英晶体的酸性岩浆的本质。 我们通过对一二二○地区火山岩中石英斑晶和晶屑中的玻璃包裹体及其子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探索了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矿物气液爆裂法测定矿物形成的温度,使应用矿物包体找矿的“三晕”方法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在铀矿普查勘探中应用包体、“氡晕”、“二氧化碳晕”显示矿化地段已收到一定成效。为了促进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爆裂法破坏性测量的特点,1980年开始研制JS-950型爆裂谱仪(图1)。该仪器不仅能确定矿物形成的温度,测定包体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