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前人丰富的资料基础上,我们近年来做了些研究,认为表生改造对该矿床形成有重要作用。一、基本地质特征 1.矿区处在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毗邻区——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边缘,是燕山早期γ_5~(2—1)、γ_5~(2—2)的叠加区,铀丰度较高(>4.6ppm);又是不同项、不同级别三组(F_A,F_(b、c),F_D)断裂发育区,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碎裂,利于风化作用和铀的活化与淋蚀;又是花岗岩岩体内隆起的相对凹陷区,利于汇水,也利于铀的聚集和保存。这些是矿区定位的主要因素(图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