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铀系组分法测定年青火山岩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铀系组分法是测定火山岩不同组分中的230Th/232Th值和238U/232Th值、计算年龄的方法。岩石中的各组分是用磁选或浮选分离的。经过论证,组分法与等时线方法是等价的,但不需要从全岩中精选纯的单矿物,不会发生铀和钍同位素的分馏。根据组分法模式测定了云南腾冲盆地北来凤山、老龟坡山和马鞍山火山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0.11MaB.P.、51000。B.P.和25000aB.P,与地层顺序相吻合。组分法对于年青火山岩定年有着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海海盆一块锰壳层的生长速度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明  张承蕙 《沉积学报》1983,1(2):131-142
锰结核是海洋中重要矿产资源,它的成因至今众说纷纭。测定锰结核(包括锰壳层)的生长速度,应用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研究锰结核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于探讨锰结核的成因十分重要。铀系方法,包括230Th、231Pa、234U230Th/232Th,在测定锰结核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在南海北部及珠江口水体中取样进行B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向珠江水体中~(10)Be和~9Be浓度分别从1250at./g,和40PM增加到22060at./g及1120PM,其悬浮质中~(10)Be从小于0.3×10~7at./g到19.0±0.8×10~7at./g。~9Be在水中的垂直分布从底部向表层逐渐增加,悬浮质中~(10)Be则从底部到表层逐渐减小。本区域悬浮质中的~9Be,~(10)Be和Si不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其特征都类似。  相似文献   
4.
夏明  张承蕙 《岩石学报》1989,5(3):86-90
应用铀系方法两组分混合线模式测定了海洋表层不纯碳酸盐样品的年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数据点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在稀酸溶解过程中没有发生铀和钍的分馏效应,明显的线性关系反映年龄的含意。然而用此方法给出的年龄值和~(14)C方法给出的值相差甚远。这是两种方法本身的假定前提不符?或是实验技术方面的失误?还是样品定年的适应性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