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雅库梯亚太古宙铁矿床,以其结构、构造,矿石矿物类型和围岩的特征,反映了在矿床的形成中经受了一系列阶段。通过对捷索夫斯克矿床构造、矿物—岩石成份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可将矿床划分为三个分层:下矿层、矿层和上矿层。其中下矿层以发育辉石结晶片岩的闪石化和金云母化为特点,并被斜长石细脉贯入,其下伏同样成份的片麻岩。这个分层的岩石,遭受了强烈的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作  相似文献   
2.
阿比提比金矿带是地球上产于太古宙绿片岩中的独特例子,金矿带产于特定的地区内(长300公里,宽30—50公里),截至目前已开采约3400吨金属金。其总量几乎占国外自ⅩⅥ世纪以来金开采量的4%。在3400吨中,仅有300多吨的金是从含金的黄铜矿矿床中获得的—主要是诺兰达(霍恩),而克维曼特、东苏里宛和其它矿床,仅产相当少的金。阿比提比带的金矿床本身就开采了3100吨金。75%以上是采自9个巨大型和大型的金矿,16个中型矿床开采了600—620吨,而只有大约150吨金是从其余250个小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