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下游断面资料数据库及冲淤分布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所建立的断面资料数据库及分析系统软件,采用体积法对黄河下游冲淤数量进行了计算,并利用与本系统软件直接接口的通用软件,研究了黄河下游冲淤量的时空分布特点。计算分析表明,近半个世纪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达64.4亿m3。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既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又受水库运用所制约。不同时期河道冲淤量及其分布的差异是黄河下游冲积性河道对不同水沙条件所作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张留柱  袁东良 《水文》2001,21(5):42-44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研究了实测径流量资料平差处理问题,并推导了参数平差法的具体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利用此方法可以合理地消除实测径流量计算结果中的偶然误差,解决了实测径流量不同年份各站之间的矛盾,给出了客观、实用、可靠的径流计算结果,并可对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精度评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倪深海  崔广柏 《地下水》2001,23(3):150-151
本文分析了大汶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汶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人工调蓄研究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宇红  崔广柏 《水文》2006,26(4):10-14
通过对国内外地下水调蓄有关资料分析,阐明了地下水库、地下调蓄和人工回灌补给理念之间差异及其关系;阐述了国外地下水人工调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回顾了国内地下水人工调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了地下水调蓄基本原理及其条件;结合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面临的危机,提出了急需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小浪底水库断面控制测量GPS网的布设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网的实测精度。所采用的主动插入式布网方法,调度灵活,效率高;针对平差约束点的精度一致性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凌  崔广柏 《湖泊科学》2000,12(3):255-264
生物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处理土壤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手段,本文在研究土地生物处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微生物系统中扩散、吸附/解吸、屏蔽和生物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为确定模型中各参数在模型计算中的作用和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预计数学模型可以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进行土地生物处理所需的要时间和程度,为构建土地生物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与消除对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研究了Hg^2+,Cd^2+对痧生经济植物莼菜冬芽茎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可溶性蛋白含量,O^-2含量以及活笥氧清除系统活性(SOD,CAT,PO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Hg^2+,Cd^2+处理浓度的加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内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定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在有限的水资源中,必须维持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维护的需要,以内陆河流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和水环境容量理论为基础,从维持河流系统水生生物生存、维持水体一定量稀释自净能力以及防止河流水面净蒸发损失的角度出发,分析计算了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以期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水文要素采集与传输技术简介及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章树安  张留柱  梁家志 《水文》2000,20(1):62-63,61
介绍珠水文站网及组织管理的现状、水文要素的主要采集手段和方法,以及美国水数据的传输与管理方式,提出了不断提高我国水文要素采集、传输自动化水平,加快实现水文信息共享步伐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凌  崔广柏 《水科学进展》2000,11(4):401-407
在土壤水环境系统中,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染物的吸附性越强,则其存在于土壤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就越小,生物降解可能性也就越低。本文建立了定量描述吸附作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颗粒内部传输过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水吸附分配系数Kd越大,则其从土壤颗粒内部传输到外部水溶液的速率就越小,总的降解速率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