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分布十分广泛,对盆地内沉积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时代归属一直沿用中新统上干柴沟组(地层代号为N1sg或N1)。近年来对上干柴沟组古地磁、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应划归渐新统或渐新统-中新统,但是在绝大部分公开出版物中至今仍然没能改变长期以来的习惯称谓,这种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针对该组的地层对比、盆地原型恢复和油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前人在地层岩性、古生物组合和古地磁、裂变径迹测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照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建议将上干柴沟组归属于渐新统-中新统,地层代号使用E3N1sg。  相似文献   
2.
古构造应力场恢复和区域断裂封堵性评价一直是盆地构造研究中的难题.本文将多轴电阻应变计测量工程构件变形量的原理应用到地质实体,通过沉积地层的形变率来反推造成该形变的古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并根据古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与断裂平面展布之间的关系判断区域断裂的封堵性能,该方法在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大型气田的发现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根据阿尔金山前东坪一牛中-牛东鼻状构造带三个构造古应力场方向的恢复结果,认为在关键成藏期北西向油源断裂开启,北东东向遮挡断裂封闭,从而指出该鼻状构造带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改变了以往阿尔金山前带烃源岩缺乏,勘探价值不大的传统认识,后经钻探证实,发现了东坪-牛中-牛东大气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