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连民 《地下水》2013,(6):161-164
区域变质一混合岩化发生后,在硼矿成矿前或成矿中,岩层发生了大规模的褶皱变形-辽河旋回一幕,形成一系列紧密线状复式褶皱、平缓褶皱及形态各异的穹窿构造。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宏观上最重要的成矿部位是背形向斜及向形背斜核部,其次是褶皱构造转折端、倒转翼深部返为正常翼的部位。并圈定出营口后仙峪背形向斜倾伏端(转折端)、辽阳粉城一岫岩头道沟向形背斜核部、岫岩影壁山向形背斜核部,宽甸大西岔硼矿正常翼转折端、鸡冠山暖河小向斜等5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