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6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交有对本区三叠纪地层作了大量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先后创名2群23组共25个地层单位。作者综合研究该区三叠纪岩石、岩相、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后发现:1.岩石地层属稳定的大陆架沉积,可划分为岩性稳定连续、界线清楚的三套穿时地层体即三个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土隆群,中部曲龙共巴组和上部德日荣组。2.生物群属典型特提斯动物群,化石丰富,属种繁多,尤以菊石,双壳,腕足类及牙形刺最丰富。  相似文献   
2.
藏东"三江"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藏东"三江"地区 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从地球化学勘查角度对该区矿产资源及找矿潜力进行探讨。有关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对"三江"地区基础地质的研究及矿产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北—昌都地区三叠纪岩石地层及印支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羌北—昌都地区地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弧形转弯部分,位于“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中间陆块,即常被称为“三江褶皱系”。羌北—昌都地区属于“褶皱系”的北段,其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岩浆活动、火山作用、构造运动、地壳变形变质作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立的特征,但与周围也具有诸多的联系。从现代地层学、沉积学的观点研究认为,羌塘—昌都地区的印支运动主要受到3个区域性构造运动界面的控制,形成两个主要的构造层,属于印支运动的主幕有两期。印支期的海水进退、岩石地层沉积、岩浆火山活动、变形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等都可分属这两期构造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徐开锋  刘鸿飞  蒋光武  王平 《地质通报》2008,27(7):1011-1018
埋藏于地下的矿产资源形态千差万别,产状复杂多变,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如何科学、合理、准确、灵活、高效地估算在一定工程控制条件下的资源量,完成资源量估算的各类图件、报表制作满足不同工作的需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技术运用到资源量估算领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基于GIS技术并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融合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于一体,实现对多源、海量地学实体数据采集、管理、存储、处理、成图、分析、成果输出等全过程的数据表达,实现了从野外工作到成果汇交的全数字化过程的无缝连接。通过在驱龙矿区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系统对多源、海量地学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灵活、高效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西藏羌北—昌都地区三叠纪岩石地层及印支运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西藏羌北—昌都地区三叠纪的海侵事件及印支运动的期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叠纪时期西藏羌北-昌都地区为夹持于金沙江洋盆和班公湖-怒江洋盆之间的一个准地台区,以陆表浅海沉积为特征。1987年饶荣标等划分为江达型、昌都型、磺贡型三个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