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油气资源预测统计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冬  徐景祯  杨勉 《地质科学》2004,39(2):245-250
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程度虽然较高,但仍然有一些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本文在对预测油气资源的分形分布模型和截断帕雷托(TSP)分布模型两种统计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藏地质规律,通过预测该区未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及其储量规模分布,认为方法可行,结果供参考,并待实践进一步验证。得出主要结论是:分形分布模型是一种预测油气田数量和储量(资源量)的可靠方法,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效果较好,而在勘探新区应用则有一定难度;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相对于分形分布模型不很完善,但应用该模型进行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受具体盆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断层体系的分形维数及其对深源气运移条件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T2、T3、T4反射层不同区域内断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通过对各区断层体系分维特征的分析,发现断层体系分维高值区域与深源气藏的分布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不仅表明断层是该区深源气的主要运移通道,同时也表明断层体系分维特征是定量描述深源气运移、聚集条件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流体势场是控制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因素。根据网格化的流体势数据,采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剖面识别与多边形除边脊线识别算法(PPA),可以自动地识别出流体势场中的油气运移分隔槽。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划分出油气运聚单元或含油气系统,从而为利用网格化的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不同油气运聚单元内的油气资源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在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三间房组的应用,自动划分的分隔槽比人工划分的分隔槽更精细,位置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徐景祯  王家亮 《地学前缘》2000,7(4):420-420
沉积盆地的热史恢复可在岩石圈和盆地两个尺度上进行。在盆地尺度上可利用地层中的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氢指数、矿物或流体包裹体等各种古温标来反演地层热历史和盆地热流史。利用古温标进行热史恢复可分为正演和反演两种途径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正演的方法进行计算 (J .J .Sweeney和A .K .Burnham ,1990 ;I.R .Duddyetal.,1991;胡圣标等 ,1998,1999)。本文提出的正反演相结合最优化方法则首先建立反映古温标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异的目标函数 ,然后以现今大地热流 (或地温梯度 )与地表温度为初始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