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安徽铜陵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在以往的钻探生产中施工难度大,溶洞、裂隙发育,导致钻孔施工中冲洗液漏失严重,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通过配制沥青球对ZK6616孔冲洗液漏失的灰岩及大理岩裂隙地层进行堵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冲洗液的消耗,提高了钻探效率。与此同时,对采用常规堵漏手段无法封堵的漏失地层,也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沥青堵漏的研究对漏失地层钻探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惠龙  许国良  黄远生 《探矿工程》2012,39(Z2):360-362
深孔钻探、测井及页岩气开发都需要测量范围宽、性能稳定、结构紧凑的温度、压力检测技术及设备。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测压技术及系统是一门新兴技术,其推出将对我国资源勘查、油气生产产生积极作用。探讨了该技术在深孔钻探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性性。  相似文献   
3.
胡希廉     
胡希廉(1905-1987),江苏省连云港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2-1937年任徐州大中煤矿技术员。抗日期间,1937-1939年先后在川西北、青海南部和甘肃南部从事金矿调查;1939-1946年任四川威远钢铁厂、重庆渝鑫钢厂煤矿工程师。抗战胜利后曾任河北秦皇岛长城煤矿、湖南宁乡清溪煤矿总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胡希廉任华东煤矿管理局计划处主任工程师,后又任华东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筹建华东地区煤田地质勘探队伍,组织领导了苏北、鲁南一带煤矿区的地质勘探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煤炭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煤炭工业规划和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地质依据。其基本思路是以勘探区和矿区(含煤区)为评价单元,分省(区)、规划区和全国三个层次,以相应的区域煤炭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为依据,进行评价和资源保证程度的分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综合优度,分勘探阶段进行排序,划分优劣类型,分析资源的构成,确定合适近期、中期、远期开发利用或  相似文献   
5.
定向钻探技术即钻孔轨迹可控钻进技术。铜陵地区地质复杂多变,岩石化学和物理特性及空间形态的多变,使得钻孔偏斜呈现无规律性。奋战在该地区的321地质队,经过不懈努力,不断创新,率先探索定向钻探技术成功解决钻孔偏斜问题,实现了1主多枝全方位丛式群孔,轨迹控制理论和定位精度论证有了创新突破,技术水平达到了“有限自由控制”程度。近30余年来,定向钻探工作量完成21.4万m。该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钻探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提供大量准确而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为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提供良好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也是摆在每位国土系统信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废钻头复新     
1.利用废锁接手,废钻杆接手,做三翼钻头把锁接手已废的那丝一端锻打成圆锥形,把废钻杆接手打成翼片,再把翼片焊到锁接手上,找中心线车外圆,铇槽即成(如图1)。2.废合金钻头焊接翻新将二个废合金钻头(长度不足35毫米)的底部车成如图所2示的形状,将其中一个磨损较重的钻头丝扣部分车去,如图3,再将已车  相似文献   
8.
9.
庞惠龙 《探矿工程》2020,47(9):27-32
通过在井下大巷实施井下水平井与原有地面U型井对接连通,实现将地面抽采改为井下正压抽采,可解决煤层气地面抽采的诸多不利,有利于降低抽采成本,改进抽采管理水平。目前煤矿瓦斯治理采用的井下抽放方式为常压钻孔负压抽放,在钻孔过程中煤层原始地层压力因快速降压,导致出现损害瓦斯通道的压实效应;正压直接转换为无节制措施的负压抽放,初速过大易造成速敏效应,从而使瓦斯抽采影响范围小及瓦斯浓度和采收率低,而且产量衰减快,增加煤矿井下钻井工程量,经济性很差。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保德煤矿煤层气综合抽采技术及应用研究,采用井下正压抽采,可以有效提高瓦斯最终采收率,为降低保德煤矿抽采成本开辟了新的途径,项目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和远景预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完成的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为基础,论述了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现状与前景。中国煤炭资源以石炭二叠纪及侏罗纪煤为主,形成北方太行山-贺兰山之间包括晋、陕、蒙、宁、豫和新疆塔里木河以北,以及南方川南、黔西、滇东富煤区;但煤类分布极不平衡。通过对地域分布、埋深、煤类等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后认为,近期可供进一步找煤、普查的工作对象仅占6.4%;煤炭资源赋存比较丰富的省(区)潜力较大,而煤炭资源较缺地区则潜力甚小,南方经济发达的省(区)基本无找煤普查前景。以上研究,为中国在21世纪进行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研究提供了资源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