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受到碎屑矿物成分、地层水介质条件以及温压等因素的控制,超压流体环境对碎屑岩成岩作用和储层质量有重要影响。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实测压力资料研究了超压对黏土矿物转化、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DX区约在2 500 m开始出现超压,目的层黄流组一段Ⅰ、Ⅱ气组均处于超压环境中,平均压力系数1.80;超压不仅可以抑制黏土矿物的转化,而且可以抑制上覆岩层的压实效应,有利于保存原生孔隙度,现今超压环境下3 000 m埋深仅相当于正常情况下1 500 m埋深,总体上表现中等压实特征,实测孔隙度在18%~20%之间,且超压不利于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超压可以间接增加CO2酸性流体与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接触时间和强度,使次生孔隙增加。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莺歌海盆地LD15-1气田分气组建立了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识别出一种沉积相(无障壁海岸相)、两种亚相(临滨亚相、滨外亚相)、三种微相(临滨坝、滨外滩、滨外泥),建立了垂向沉积演化模式。参考三维地震资料,绘出了主力气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图。  相似文献   
3.
莺歌海盆地东方A气田莺歌海组的沉积模式存在争议。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分析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多属性及单井、连井分析,研究各气组的沉积演化,并对东方A气田沉积相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总结。莺歌海组二段沉积时期发育三种沉积微相,分别为浊积席状砂、滨外滩坝及滨外泥。该段Ⅲ、Ⅱ气组主要发育来自西部物源的海底扇外扇浊积席状砂,Ⅰ气组主要为滨外滩坝沉积,滨外泥在各气组均有发育。东方A气田的沉积相受控于盆地的二级坡折带及沉积时期底辟的发生。本次研究关于莺歌海组二段浊积席状砂的认识,改变了以往强调东部海南岛物源的滨外滩坝的模式,为后期的开发调整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涛  韩子 《地图》2012,(2):46-55
学习茶道的最高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人是人。而在径山顶,只要双目远眺便可以感受到这份难得的惬意。  相似文献   
5.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受到碎屑矿物成分、地层水介质条件以及温压等因素的控制,超压流体环境对碎屑岩成岩作用和储层质量有重要影响。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实测压力资料研究了超压对黏土矿物转化、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DX区约在2 500m开始出现超压,目的层黄流组一段Ⅰ、Ⅱ气组均处于超压环境中,平均压力系数1.80;超压不仅可以抑制黏土矿物的转化,而且可以抑制上覆岩层的压实效应,有利于保存原生孔隙度,现今超压环境下3 000m埋深仅相当于正常情况下1 500m埋深,总体上表现中等压实特征,实测孔隙度在18%~20%之间,且超压不利于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超压可以间接增加CO2酸性流体与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接触时间和强度,使次生孔隙增加。  相似文献   
6.
储层精细描述在东方1-1气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方1-1气田宏观和微观上非均质性严重,泥流冲沟发育,组分分布复杂,这些特征影响了开发效果,文章从气田沉积微相研究入手,精细描述了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及其成因,借助地球物理新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从而进行单砂体雕刻,最终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对气田储层精细描述,认清了储层沉积微相与砂体成因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各类储层非均质性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刻画了单砂体的展布、隔夹层分布以及泥流冲沟的边界;建立了实体三维储层非均质参数模型,对储层空间几何形态及物性空间变化进行精细描述。以此为依据,优化开发井的井别、井位、井轨迹,使气田开发在满足下游供气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平衡开采,提高气田采收率,为海上类似气田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昌13-1/2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琼海低凸起倾斜端,在珠江组一段中上部发育粉砂-泥质粉砂细粒海相沉积储层。近来发现该层段含油丰富,主力低阻油层地质储量可观。通过对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海陆棚,低阻油层主要发育于下临滨及滨外砂坝沉积微相,局部发育风暴砂。该类低阻油层泥质含量高,电阻率绝对值相对低,与常规油层相比具有高孔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成因机理探讨,确定了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附加导电能力较强的黏土矿物(伊蒙混层、伊利石)是该区低阻油层发育和分布的主控因素。这类海相低阻油层在我国油气勘探史上尚属首次出现,深入探讨该区细粒储层沉积特征及低阻油层特征对今后及时发现和高效开发此类油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