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前言太平山铁矿位于新余铁矿田东段,东邻良山铁矿,西与下坊铁矿寨口矿段毗连.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上部松山群杨家桥组下段.按正常层序,矿层上部为绿泥磁铁石英岩,下部为镜铁磁铁石英岩,直接顶板为绿泥千枚岩,直接底板为含磁铁绿泥绢云千枚岩.太平山铁矿现在的地层层序为倒转层序.1958年以来,对新余矿田各矿区矿体形态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多层矿"与"单层矿"(即"红绸舞")两种观点.在太平山铁矿勘探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矿体的形态不过是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一种表象,而构造作用本身则是产  相似文献   
2.
3.
概述包络面(Faltenspiege)乃是复杂褶皱系中重建起来的一种面状构造,它和褶皱轴面同样是一种假定的面状构造.所谓包络面,是指通过复杂褶皱系中各单元褶皱脊线所勾连出来的一个面.在切割脊线方向的剖面上,包络面系通过连接复杂褶皱系中各单元褶皱转折端表达出来的(图1).在地质科学研究院情报所翻译B.B.艾兹所著“变质岩层构造特征”一文中,将包络面称为褶皱镜面. 在复杂褶皱系中,重建起来的包络面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我们可根据地层层序新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太平山铁矿区是江西新余铁矿田之一段,整个矿田呈近东西走向展布,东起芳洲,西至枫树下,长约60公里.矿田总体构造为一褶轴向西倾伏,轴面向北倾斜的倒转背斜(神山背斜).该背斜南翼保存完整,而北翼仅在倾伏端处残存.矿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的一套绿片岩相的浅变质岩,铁矿赋存于震旦系上部杨家桥组中.矿石有两种类型,按正常层序上为绿泥磁铁石英岩,下为镜铁磁铁石英岩,顶板为绿泥千枚岩,底板为含磁铁绿泥千枚岩,矿床成因为含铁硅质建造经变质作用而成.矿田以井头东侧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地层为倒转层序,西段为正常层序;东段矿层褶皱包络面总体产状倾向北西,而西段则倾向南东.矿田内的岩浆岩,主要有东南侧的城上花岗岩和西南僦的山庄花岗岩,它们同属加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