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恢复变质岩原始成分的各种岩石化学方法颇为流行.这些方法都是以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总化学成份或其个别组分不发生变化的原则为基础的.在查明带状变质杂岩发育区的地质特征时有必要运用这些方法.但困难在于,许多情况下用这些方法不可能恢复混合成分的岩石和在非等化学条件下蚀变的岩石.为此,作者提出了定量-矿物恢复法(KMP法).它的基本前提是:1)在非等化学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情况下,几乎总保留有残余区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岩石原始成分的信息;2)对于正常的"等化学"变质作用,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含量与岩石的原始化学成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广西大容山S-型花岗岩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大容山S-型花岗岩套位于华南海西地槽褶皱带的钦州地槽区。岩套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两个建造和三个岩相:侵入岩相——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次火山岩相——自碎斑状紫苏辉石花岗斑岩;火山岩相——辉石英安岩和英安流纹岩。它们是在麻粒岩相条件下,由过铝成质源岩重熔产生的S-型花岗岩浆派生而来。主体形成于海西晚期。从东向西岩套具有规律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