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今年初开始,同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3月下旬及4月上旬,面对国内房价及地价快速飚升,中央政府各部门一直在出台不同的政策希望以此来遏制高房价,以便达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决遏制高房价的目标。比如,国资委要求78家央行退出房地产市场、北京政府竞价性卖地停止、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增加中小套住房的供地等,但是,这些政策出台,对房地产市场所起到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1CPI指数与经济过热尽管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07年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GDP增长11.9%,6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4%,还是房地产投资增长为28.5%,这些数据都表明当前中  相似文献   
3.
当大量的农民向城市流动、大量的中小城市居民向大城市或一线城市流动时,他们面对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要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安居之所.可以说,居住条件的解决既是农民得以进入城市的生活基点,也是城市化过程居民最大潜在内需.对进入城市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如何来解决? 当前市场流行着"住房双轨制"观念,认为"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由政府保障性住房来解决,而住房市场的价格政府不要干预过多,让市场自由定价.可以说,如果当前这种观念是未来城镇化的观念,那么它将严重阻碍未来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最近,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两会"期间表示,按照城镇化的规律来讲,中国在十年内不大可能出现全面崩盘;但如果不注意调控,局部城市可能出现类似鄂尔多斯、温州、海南的情况那样。如果说把仇副部长的这个问题转换成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的概率有多高,我们分析起来就方便了许多。什么是房地产崩盘?就是指对于一个以投机投资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市场的预期全面逆转,从而使得住房市场的投资投机者逐渐地退出市场或离开市场,导致市场住房价格全面持续地快速下跌,住房销售全面下降,即房地产市场出现周期性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房地产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当前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是政府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而房价下跌的水平或房价同归理性以绝大多数居民可接受及有支付能力购买为基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易宪容 《湖南地质》2010,(10):45-47
对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基本趋势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国十条”的基础上,而“国十条”的宗旨或目标就是要全面遏制国内房地产的投机炒作,并让该市场回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可以说,从4月份“国十条”出台之后,尽管“国十条”的执行与落实在国内民众看来差强人意,但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与决心市场是看到了。在房地产市场没有回归到的基本功能和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之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是不会停止的。  相似文献   
8.
估计谁也没有想到,中央政府会在一个月内的时间里连续5次出台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先是个人住房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然后有国四条,再有对开发商拿地首付金额的限制,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即国十一条),最后是国新办召开的促进房  相似文献   
9.
<正>从今年初开始,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3月下旬及4月上旬,面对国内房价及地价快速飚升,中央政府各部门一直在出台不同的政策希望以此来遏制高房价,以便达  相似文献   
10.
<正>对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基本趋势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国十条"的基础上,而"国十条"的宗旨或目标就是要全面遏制国内房地产的投机炒作,并让该市场回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可以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