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曾梅 《江苏地质》2009,33(3):293-298
随着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苏北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层构造特征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使以往采集的该区地震资料能在其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资料的处理精度显得非常重要。以黄桥地区为例,由于受当时技术因素所限,获得的低信噪比、低分辨率处理成果已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的需要。结合该地区的资料特点,在解决了低信噪比资料的静校正、干扰波处理、振幅一致性校正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反褶积方法测试。处理结果表明,多时窗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不仅能改善该区资料的信噪比,还能提高其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曾梅  宋国良 《江苏地质》2009,33(2):203-208
吕家庄构造上火成岩十分发育,给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经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技术进行重新处理,基本消除了火成岩影响。在此基础上,经重新解释,对该构造的形成、内部火成岩的分布以及油气远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在低信噪比、复杂地质条件下,影响地震资料成像效果的因素包括:能量均衡、资料的信噪比、面元覆盖次数、速度模型。本文对各要素分析后并阐述了处理中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方法的适用条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曾梅 《江苏地质》2008,32(3):230-234
由于苏北盆地历经了多次地质运动,造成地层构造复杂,倾角多变,断层多等系列地质因素。以往这一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通常采用的是常规水平叠加,作为地层界面水平的情况是较为适用的。当地层界面倾斜时,它不能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在构造复杂地区,会使叠加剖面分辨率降低。DMO技术(倾角时差校正技术)是目前资料处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主要是针对叠前能识别出倾角的道集中(如共炮检距道集),经特定的速度分析和倾角时差计算,来消除正常时差校正(NMO)无法消除的地层倾角的影响,实现叠前部分偏移,得到最佳叠加速度,以达到提高剖面叠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