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纬向构造带产生的特定纬度带,是其构造“发生床”,在这些带上产生的构造形体(包括阶段性的全部建造和改造)是其构造“成生体”。纬向构造带有长期活动、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其不同阶段促成不同的构造成生体。阿祁昆地区弯转多姿的构造带是秦昆系的古老成生体迁移扭变的结果,扭变的主因是青藏地块的右旋转动。  相似文献   
2.
构造迁移论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述了构造迁移的涵义、与前人迁移概念的区别、构造迁移论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构造迁移论是以构造运动为研究对象,它将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联系起来,建立有序的、动态的运动流的概念。目的在于查明运动轨迹,发掘迁移规律,划分迁移区,寻找全球基本迁移方向,探讨产生构造迁移的地球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建立岩石圈点线面开合演化基本模式,应用迁移规律进行各种地质预测,特别是找矿区预测,开拓地质研究新领域,为地球科学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大陆的地壳运动及许多大地构造问题,目前有不少是被回避或陷入不可知的。例如:中国华南的构造基底远比华北年青;中国东部与西部在地壳厚度、褶皱带的广泛程度及其影响深度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全球发动的地壳运动,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波及不同,差别巨大;褶皱带也有多种多样,秦祁地槽的祁连山段是加里东褶皱带,秦岭却是印支褶皱带等等。如何解释它们的缘因。  相似文献   
4.
源于地球自转的南北向主压应力,有推挤欧亚大陆向南滑动的趋势,中国西部遭受印度地块的阻挡,而它的东部不受此阻挡能够相对向南滑动,从而促使青藏高原长期处于挤压、扭动的应力状态之中。元古代以来青藏地区先后发展的活动性构造带大致都以活动性海槽开始,以褶皱隆起告终,此起彼伏,依次作横向迁移。构造迁移代表了应力传递的应变过程,中国特提斯区的构造变迁,实际上是纬向构造体系的局部迁移和青藏扭动构造体系发生发展引起的。迁移的活动性构造带(北起祁连山的加里东带,南至喜马拉雅的阿尔卑斯带)占据了整个青藏高原。巨厚的沉积和大幅度的压缩(褶皱、叠瓦构造)不断加厚着地壳。青藏高原整体大幅度抬升发生在上新世以后,此前抬升的高程大约不超过1000米。这是因为上新世以前,地壳在依次递变的活动构造带中先后压缩,不断释放应力;上新世以后,应力最终传递到青藏高原的南缘,直抵印度地块,其北的活动带巳先后褶皱僵化,自北而南的压缩只能沿那些断裂带仰冲来释放应力,古老的山系相继抬升,恢复了年青的地貌景观。加以青藏扭动构造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青藏高原的大幅度崛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