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二滩电站坝肩厂房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围岩变形观测反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首先用应力函数法对二滩电站地下厂房区的着干地应力实测点进行拟合,给出了三维连续初始应力场。然后对三个大型洞室形成的厂房群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洞群围岩中破损区、应力弱化区及高应力区的分布,并就三维分析与二维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可以认为,二维分析不一定比三维分析更安全,因为三维分析得出的拉破裂范围更大些。文中还提出了一个用弹性有限元分析近似推求裂隙围岩破裂范围的方法。最后介绍在该现场的一个试验洞中进行围岩变形观测及反分析的结果,该反分析较好的验证了围岩力学参数及地应力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大瑶山隧道现场测试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瑶山隧道是正在修建的我国目前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是京广复线上的关键工程,全长14.3km,最大埋深900m。本文介绍了在滑石排一号和二号斜井附近所进行的现场试验和观测结果,包括岩体初始应力,隧洞开挖后二次应力,收敛观测,以及利用预埋多点伸长计和挠度计所作的隧道侧壁和顶板位移观测。根据观测资料及有限元分析计算对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一般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岩石破裂中的“里德尔切变”(Riedel Shear),是地质构造研究中常见的违反岩石破裂准则理论的逆反现象。文中侧重从应力应变理论的角度讨论了这一构造模式形成的机理,并结合典型构造实例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