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ntroduction Alunite [KAl3(SO4)2(OH)6] is a very important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 so many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made great investments in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its formation, it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  相似文献   
2.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gold in the Yata micro-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is ap-proached through chemical phase studies coupled with ore-dressing monitoring and micro-beam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ld occurred for the most part as ultra-microscopic particles adsorbed on the surfaces or fracture planes of pyrite and other sulphides.The proportions of gold of different occurrences were estimated solutions containing nanometer-sized gold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following the hydrolysis-reduction procedure and the adsorption of nanometer-sized gold on ordinary sulphides and rocks was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It is evident that sulphides are good adsorbents of gold and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3.
The newly discovered three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s in the Mt. Kunlun Mt.Altun region of southern Xinjiang are the Lapeiquan-Yitunbulak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the Gez-Taxkorgan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and the Beilisai-Abulash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The former two belt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Yanshanian period, and the third one was formed during the Himalayan period, which is the youngest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in China. The discovery of the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hedding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tectono-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4.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的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分为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吴家坪期),龙潭期又可分为三个喷发旋回,对应于四个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体现了东吴运动在造成贵州地区地壳抬升、下沉和接受最大海侵之后,又上升、拉张、沉陷带发生地裂(又称峨眉地裂)以及地幔物质喷溢等地质活动,具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的特点。本文从研究海陆变迁入手,揭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沉积作用的内在联系,进而探讨其与金、锑等矿产的成因联系,提出该期各相区与成矿区的形成模式。通过对贵州峨眉山玄武岩不同喷发期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看到,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早期海域的沉积韵律和相带展布格局与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特征完全一致。玄武岩的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期又为沉积矿产的富集提供机遇。这种岩浆期后气液以富硅和二氧化碳为特征的玄武岩,本身富含铁、锰、铜、铅、锌、锑、砷、汞、金、银、氟、磷以及一些稀散和放射性元素等成矿组分。在喷发过程中,气液成分有一定变化,各阶段和离岩浆的远近距离不同以及喷发性质和环境差异,形成了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和沉积矿床的不同成矿带。  相似文献   
5.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是该区已知的最古老侵入体。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赫罗斯坦群(TTG岩系)中。获得最新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2426±46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度富K特征;∑REE为409.94×10~(-6)~787.76×10~(-6),δEu为0.48~0.73;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元素。综合分析该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碰撞后拉张背景,是TTG岩系(赫罗斯坦群)重熔的结果。这对研究西昆仑山早前寒武纪陆壳增生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岩浆-流体过渡和阿尔泰三号伟晶岩脉之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卢焕章  王中刚  李院生 《矿物学报》1996,16(1):1-7,T002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的三号伟晶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是流体-熔融包裹体进行了研究,证明岩浆的确可以分出热液,对于三号伟晶岩脉来说,这种热液组分主要是NaCl-CO2-H2O流体。  相似文献   
7.
对湘西和黔北早寒武世含Ni、Mo等多金属黑色岩系进行了淋滤实验。实验分别模拟了普通雨水、富CO2气雨水及酸性雨水三种不同淋滤条件。实验表明,黑色岩系中Mo、Ni、V等元素是比较容易被淋滤出的,尤其是在酸性雨水条件下,它们的带出强度最大。本实验为镍钼富集层的成因及寻找类似的矿床提供了依据。*据(1962)。图3实验样品在不同雨水淋滤条件下各个元素带出强度的比较Fig.3Comparisonoftheintensityofthatthevariouselementinsamplesisleackedoutbydifferentrainwaters从图3上可以看出,不同元素的带出强度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带出强度最大的钼与其最小的铝可以相差4~5个数量级。现代空气雨水与饱含CO2气的雨水对样品淋滤强度的图形基本相似,也就是它们对各种元素的带出强度是相似的。而酸性度很大的雨水则明显地增强了多数元素的带出强度。值得注意的是钼在上述实验的任何条件下都能被强烈的带出,这是因为在表生条件的氧化作用下,Mo4+可氧化为Mo6+,形成溶解度较高的钼酸或钼酸盐,在溶液中搬运或呈胶体形式迁移,而在还原条件下,在有机质及铁硫化物大量存?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论证了孟恩陶勒盖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之间不存在成因联系,矿床相对于岩浆岩围岩是后成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只是为矿床提供了储存空间。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的成因与可能位于深部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元素及硫主要来自岩浆,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因此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
根据 REE 分布模式和 O、Pb、Sr、Nd 同位素组成特征,采用构造环境、物质来源和形成方式等多级标准,将阿尔泰花岗岩类划分为两个系列、五种类型,即造山花岗岩系列(阿尔泰系列),包括:壳-幔同熔型(青格里型),地壳交代型(额尔齐斯型),地壳重熔型(尚可兰型);非造山花岗岩系列(乌伦古系列),包括:幔源分异型(布尔根型),幔  相似文献   
10.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是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近几年来,国际上不仅有许多关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专门论述发表,而且在许多研究岩石成因、前寒武纪地质、地壳演化、天体化学、海洋化学、年代学方面的论述也多引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因正,Haskin(1984)在评价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时写道:“目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已成为地球化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