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火山碎屑岩的碎屑粒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常见的火山碎屑物大多经过大气、流水、波浪、底流及重力等的搬运、分选及改造。故火山碎屑岩(物)的粒度分布规律与其火山碎屑物的搬运方式及沉积环境有关。大量火山碎屑物的粒度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其粒度分析方法与正常沉积碎屑岩的粒度分析方法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2.
嵩山前寒武紀地层主要分布在登封城北、西的十里鋪和玉寨山、馬鞍山等地,地貭构造、岩相变化均复杂,包括变质岩、混合岩、浅变貭的沉积岩和火山岩系,在前寒武紀地层中有鉄、銅、磷、石棉、云母以及稀有分散元素等丰富的矿产,对前寒武紀地层的研究富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陵断隆北部太古界花岗岩-绿岩地体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属于扬子地台基底的黄陵断隆北部太古界混合奥长花岗岩及其残留围岩——王家湾群所组成的地体,是一个遭受了斜长角闪岩相变质的花岗岩-绿岩地体。本区上太古界酸性侵入岩体是白岗岩-奥长花岗岩套(AT岩套)。绿岩带中的超镁铁质岩是含SiO_2稍高的辉岩质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4.
5.
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地区秦岭褶皱带西段的白依沟群,由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及火山质碎屑岩及其过渡类型的岩石组成。白依沟群过去认为是奥陶-志留纪的沉积。自1982年在西秦岭开展1:5万区调和科研工作以来,通过岩性,岩相以及区域地层对比,笔者认为此套岩系与川西下震旦统苏雄组和开建桥组相当.因此,首次提出秦岭西段有早震旦世陆相沉积,证实了当时甘孜松潘一带为一古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