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1971年在党河南山地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党河南山西部的冰川进行了工作,现对其一般概况及利用,提出如后,供参考。长期以来,本区冰川积累冰雪,并逐步消融,起着高山水库的作用。所以开发利用党河南山上的冰雪资源,人工调节冰雪融化的时间与速度,以增加党河的水量,这对进一步发展肃北、敦煌两县的农业生产,是非常迫切和急需的,对改变这两县的干旱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表现出多次波动性,周边山系呈不均衡抬升,盆地则呈不均衡沉降,因此使盆地呈现不对称的簸箕状,盆地中的水系结构也呈现不对称性。区内构造变形主要有褶皱、断裂、新隆起、新坳陷、拱曲和掀斜等,并产生现代地震、地热和火山活动。不均衡掀斜是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零年叶良辅在北京西山首建“九龙山系”;以后彭世福在一九五八年定为“九龙山组”。但在关沟以东及以北的十三陵地区,从未发现过“九龙山组”地层。一九八四年我们在这一地区通过填图,发现原划髫髻山组底部的一套地层不应属于髫髻山组,笔者将这套地层划为九龙山组。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本区九龙山组层序主要分布在十三陵水库东西两侧,以东出露较好,出露厚度为154.89m。其层序如  相似文献   
4.
5.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1970年我在甘肃静宁、会宁、通渭、庄浪和宁夏西吉、隆德、固原等县进行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现就这些地区分布的黄土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研究时参考。一、黄土的概况黄土约占测区面积的70%以上,为区内第四纪的主要堆积物。分布在测区南部的梁、峁及北部的梁上。在平缓的斜坡和一些凹地也有分布。岩性为浅黄、灰黄色的均匀粉土,体轻质较纯。结构松散,多孔隙(其最大直径约1毫米)。无层理,具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黄土的微地貌特征如陷穴、黄土桥、黄土柱等较多见。  相似文献   
7.
8.
作者对北京十三陵地区4条推覆断裂的构造岩进行了研究。其显微构造的分析研究可对宏观认识起到验证和补充作用。 在宏观方面,通过用近年最新定义的磨砾岩砾径比和长轴倾侧角投影,判断了这4条推覆断裂的力学性质。 在微观方面,除对构造岩的镜下微观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并据以研究断裂活动期次等问题外,还利用测量石英重结晶晶粒度的方法估算了断裂古应力的大小,这是对构造岩以及区域断裂进行定量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西北昌平县军都山南簏一个风景优美的山前盆地内,有我国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有风格奇特的石像群,雄伟的地下宫殿,景色秀丽的十三陵水库。构成了国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十三陵。就地质现象而言,在这旅游区里还可见到出露较全的地层剖面及其岩石中富含的各类化石;清楚的接触关系;各种褶皱断裂和各种岩石。又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地质旅游点。在十三陵水库东公路边,可以参观一下最近新发现的侏罗系中统九龙山组地层,顺公路有出露较完整的地层剖面,我们不但可以观察到各种岩石,还可采集到植物化石。该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