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基于原位试验成果的地基非线性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仁平 《岩土力学》2009,30(2):345-351
提出了利用小尺寸载荷试验(PLT)及标准贯入试验(SPT)成果准确求解地基非线性沉降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压板载荷试验成果经过双曲线拟合,确定出某一土层地基土的修正切线模量;然后根据不同深度的SPT标贯击数按照线性相关关系,确定该土层不同深度各分层土的修正切线模量;最后依据分层总和法求解地基或基础的非线性沉降。该方法的特点是能进行加载至极限状态的全过程非线性沉降分析,而计算原理简单,计算参数全部来自现场原位测试,附加应力依据压板试验成果进行自动修正。分析广东某大型油罐地基及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沉降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以沉降控制为目标的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方程计算地基非线性沉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仁平 《岩土力学》2008,29(7):1987-1992
提出了一种利用原位试验成果求解非均质非线弹性地基最终沉降的新方法。对分层原状土载荷试验或螺旋板试验成果进行双曲线拟合,建立分层原状土切线模量与竖向附加应力的关系方程;在沉降计算公式中引入附加应力修正系数,以考虑基础埋深、地基非均质非线性特征等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利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方程及附加应力弹性解,可准确求解地基的总沉降。通过对几个压板载荷试验成果的拟合分析,得出了各土类的双曲线切线模量方程,用于求解地基在各级荷载下的沉降。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得很好。该方法原理简单、参数可靠、结果准确,为地基沉降计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南通地区第四纪地层马尔柯夫链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仁平  匡有为 《地球科学》1989,14(2):213-219
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尔柯夫链的基本方法,并试图利用此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层剖面作综合分析。文中以南通地区两个有代表性的钻孔剖面为例,采用马尔柯夫链极限概率分析、置换分析、熵分析、旋回类型分析和地层模拟,对两钻孔剖面作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尔柯夫链分析方法是该区第四纪地层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仁平  陈福全 《岩土力学》2007,28(Z1):803-808
地基在加载过程中,高应力区的土体单元因为损伤导致非线性变形的产生,地基刚度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探讨了切线压缩模量、切线模量、修正切线模量、变形模量及修正变形模量的各自适用条件,指出压缩模量仅适用于完全侧限条件下地基的固结沉降分析,反映的是地基刚度随应力水平增加而增加的情况;修正切线模量由于考虑了对附加应力的修正,比切线模量更加可靠;对于工作荷载不大的线弹性地基,采用修正变形模量计算沉降比采用变形模量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