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钢套管桩不同的施工顺序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首先,采用理论方法分析钢套管旋转下压过程中土塞柱的受力情况,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土塞柱底端的应力、土塞柱受到的剪切扭矩和自身抗剪扭矩,进而分析得到了土塞柱发生剪切破坏和土塞效应的临界深度。在此基础上按是否产生闭塞效应,分两种情况研究了钢套管旋压过程中产生的土体膨胀率。然后,利用既得的土体膨胀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群桩不同的施工顺序对既有多条盾构隧道的影响,得出了相对较优的群桩施工顺序方案。工程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吻合。该研究对类似工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培妍  洪波  王涛 《探矿工程》2021,48(8):103-109
近年来建筑工程上浮事故屡见报道,相关已有司法判例判罚结果差异巨大,对勘察和设计单位极为不利。本文从抗浮的原理出发,在分析既有判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勘察和设计文件在抗浮问题上的应有关切点提出了建议。本文首次对“水盆效应”作了动态的、过程上的解释说明,提出了“盆中盆”技术措施,并提出大型基坑配备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等建议。本文旨在明确勘察、设计条件,避免工程事故、案件争议及由此引发的不利结果,可供勘察设计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