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8篇
  200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还原型"激发成矿"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还原型"成矿激发因素"热液铀矿床是由成矿溶液流到成矿空间,Eh骤然显著降低,达到矿质沉淀所需的还原条件引起铀成矿.热液铀矿床还原型"成矿激发因素", 按还原剂的来源分为两个亚类:内在还原亚类和环境还原亚类.重点阐述还原型"成矿激发因素"的分类、特征、形成条件、代表性的矿床及找矿意义.为衡量环境(围岩)还原能力,提出了环境还原指数E=(R+S+C)/(氧当量数+氟、氯当量数),来表示环境(围岩)还原能力与铀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720铀矿床“双溶液混合”成矿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序列-阶段”期次分析方法;讨论了矿床的热液演变过程,铀的富集因素及成矿物质之来源;对矿床成矿温度,压力和成矿介质的pH.Eh及组分等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双溶液混合”成矿的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栖霞山锰铅锌矿的开采过程,论述了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铅锌矿开采对明镜湖塌陷的人为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振球 《地球化学》1992,(3):282-286
文中对热液铀矿床的成矿激发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激发因素进行了分类和举例描述。探讨了富矿形成机理,阐述了该项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series-stage“division.The processes of hydrothermal evolution involved in ore deposi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richment of uranium and the source of ore forming elements in uranium deposit 720 are also discussed .In addition,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pH,E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medium are studi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fluid inclusion data available.A double solution-mixing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genesis of the uranium deposit studied.  相似文献   
6.
一、7263矿床硅质蚀变围岩剖释 7263矿床,是产于某一老岩体中的较年轻的铀矿床,成矿年龄为47×10~6—54×10~6年,属喜山期。但它赋存的岩体,形成于760×10~6年,属雪峰期。在加里东期,该岩体曾发生过强烈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热释氡,顾名思义,是岩石矿物在加热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氡。氡的半衰期为3.825天,放热释氡是指在岩石矿物中处于束缚或封闭条件下与其母体(铀和镭)呈平衡状态的氡。这点已为实验资料所证实。  相似文献   
8.
固体沥青在喷出岩中是很少见到的。发生这种矿化的地区是由上石炭纪的喷出沉积岩的两组岩系组成的。下部岩系通常发育着成互层的透镜体夹层,其岩性为黑色页岩、泥质碳酸盐页岩、合沥青的碳质页岩以及紫红色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凝灰熔岩。这些岩石常挤压成为褶皱,并夹有喷出的流纹斑岩岩墙。后者部分地转为上复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