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1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我国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除少数方法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外,多数方法均是针对某一具体矿区的样品而制定,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确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选择性分离流程的适应范围。验证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分离流程及方法准确度是该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锑矿类型——单锑硫化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矿鉴定确定锑的主要矿物相,从试验样品中挑选验证选择分离条件所需的单矿物,在无法获得锑华单矿物的情况下,通过价态分析确定了锑华与锑酸盐混合物中锑华的比例,并通过系列单矿物选择分离对比条件试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锑华、辉锑矿和锑酸盐等锑物相的选择性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对于硫化锑含量大于35%的样品,锑硫化相的选择浸出时间从传统的30 min调整为40 min,硫化锑的浸出率提高了4%~6%,硫化锑相对于锑酸盐的串相率降低了45%~70%,硫化锑相浸出完全,提高了硫化锑和黄锑矿相分析的准确度。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氧化矿、硫化矿)锑矿石样品的锑化学物相分析。  相似文献   
2.
潼关小秦岭金矿田为我国金矿主要产地之一。矿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缘太古界隆起。含金石英脉体产于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岩系中,变质岩系主要由斜长角闪岩、黑云母或角闪斜长片麻岩夹薄层大理岩组成。含金矿物有硫化物类、氧化物类、碳酸盐类矿物。此外构造片岩、蚀变岩中也含少量金。各类矿物中Au、Ag的平均含量见表1。由表1可见,Au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其次是方铅矿,但因后者数量少,分布有限,因而无论在石英脉里,还是在构造片岩或蚀变岩中黄铁矿部都是主要载金矿物。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潼关金矿床系统矿物学研究中,新发现了以下几种矿物。黑铋金矿 Au_2 Bi(一)地质产状本矿物产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含金石英脉内的黄铁矿中,为铋—金固熔体出熔后中间产物形成之化合物。与之共生的矿物有自然铋、自然金、硫碲铋矿、辉铅铋矿等富 Bi 矿物类。(二)矿物特征1.物理特征黑铋金矿属等轴晶系。晶体呈板状,粒径一般为0.05—0.12mm。矿物具金属光泽,硬度小于3。2.光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硫碲铋矿是一种少见的矿物。在陕西潼关金矿床矿物学研究中,发现了该矿物。一、地质产状陕西潼关金矿床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缘、太古界隆起处,为石英脉型金矿床。脉体产在太华群混合岩、各类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等变质岩系中。根据矿物组合及矿物生成顺序,含金矿脉可分为三种类型:Ⅰ.石英—黄铁矿型金矿脉;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金矿脉;Ⅲ.石英—碳酸盐型金矿脉。硫碲铋矿产在笫Ⅱ类金矿脉的黄铁矿中,与黑铋金矿、辉铅铋矿、自然铋、自然金、辉铋矿等共生或伴生,呈细小的连生体或包裹体产出。二、矿物特征1.物理特征硫碲铋矿属三方晶系。晶体呈粒状产出,粒径小于0.1mm。矿物具金属光泽,硬度小于2.5。2.光学特征其反射色呈白色微带黄蓝色调,无内反射,双反射微弱。其非均质性清楚,灰—黄灰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金矿田含碲金石英脉的发现及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秦岭含碲金石英脉发现于矿田的南部——洛南驾鹿地区。脉体主要由石英、方解石组成。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斑铜矿。已发现的碲金矿物有自然金,自然碲、铜碲金矿、针碲金矿、针碲金银矿、六方碲银矿、碲铅矿、碲锑黝铜矿等。据三个样品原岩分析,Au 含量分别为9.8g/t、7.4g/t、9.1g/t。Ag 含量分别为8.6g/t、8.5g/t、6.4g/t。Te 含量分别为79g/t、51g/t、61g/t。本文对该含碲金石英脉的地质概况、主要碲金矿物的产出特征、物理光学性质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测试数据,供金矿普查勘探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3T型多硅白云母是白云母的一个变种。它不但是变质相带中的标型矿物,也是特球构造和板块消亡带的特征矿物。略阳地区泥盆系中3T型多硅白云母的发现在我省属于首次。该矿物发现于略阳县的西部,产于泥盆纪地层中金矿体内。金矿赋存于蚀变细碧岩中,共生矿物有石英、白云石、绿泥石、铁方解石、黄铁矿等。矿体含金品位增高时,3T型多硅白云母含量同步增长,而且地层扭动也随之强烈。本文对3T型多硅白云母产生的地质环境、矿物学特征,形成机理以及与构造运动、板块活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