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浅论华南扬子区下、中奥陶统紫台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下、中奥陶统紫台组命名地点在贵州印江紫台。自命名以来,对紫台组作为岩石地层单位的有效性长期存有争议。资料总结和大范围野外调查发现,紫台组具有独特的岩相和生物相,它以紫红色泥灰岩、瘤状泥灰岩为特征(夹少量黄绿色泥页岩);以独特的三叶虫和头足类动物群为特色;并具有稳定的空间分布范围,出露在现今的黔东北、渝东南、湘西北、鄂西南以及皖南等地区,在古地理上大体沿扬子台地的东南缘呈带状分布。作为与湄潭组(上扬子地区)、大湾组(中下扬子地区)基本同期的沉积,紫台组是一个有效的岩石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2.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和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沙漠湖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结合地下水可溶性固体总量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巴丹吉林沙漠的蒸发特性。根据氢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区的蒸发趋势线方程为:δD=4.1δ18O-30.02‰(n=37,R2=0.94)较低的斜率显示了巴丹吉林沙漠强烈的蒸发环境特征。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和地下水具有相似的蒸发趋势,推测两者之间存在补给关系。根据沙漠腹地地下水氧同位素值富集程度高于东南部地下水氧同位素值的特点,得出前者蒸发较后者强烈。进而对比其他干旱条件下盐湖的蒸发,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湖水存在过度蒸发效应。  相似文献   
3.
晚奥陶世赫南特贝动物群在空间上随水深和温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分布型式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该动物群在纵向上演变型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四川长宁双河上奥陶统观音桥组的赫南特贝动物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动物群的腕足动物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演变趋势以及与水深、氧含量和生物扰动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变化,探讨了动物群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多样性和个体密度在观音桥组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最后整个动物群快速消亡,而氧含量和生物扰动强度总体上睛也呈增加趋势.奥陶纪末冈瓦纳大陆冰川的扩张所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影响赫南特贝动物群演变的主要环境因素,但氧含量的突然降低和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也会对群落的一些特征产生影响,有时甚至成为重要的控制因子.赫南特贝动物群多样性在观音桥组顶部达到峰值,但随着海平面的突然下降迅速消亡,相比较其从下而上多样性逐渐增加的过程而言要迅速得多.  相似文献   
4.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拐子湖-地质公园一线51个湖泊水,8个泉水,12个井水及1个雨水水样的水化学成分分析,初步探讨了沙漠湖泊水化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东南边缘至腹地湖泊总体上依次呈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型分布.东南边缘以Na+、Cl-、SO24-为主的湖泊因矿化度分异,形成Ca2+、Mg2+含量不同的三种亚型,其中高矿化度的Na-Cl-(SO4)型湖泊在腹地湖泊群中也有出现,表现出地理上的不连续分布;边缘若干湖泊受局部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离子多含Na+、Cl-、CO32-+HCO3-.综合分析表明湖泊水化学型的空间分异与区域气候差异和气候变化有关,湖水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当地降水补给,但不排除外源地下水补给对其有一定贡献.通过对比不同时段部分沙漠湖泊水化学特征发现近十年以来腹地湖泊补给源或受气候干暖化影响使其水化学特性较边缘湖泊的变化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