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WZY-1型钻参仪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钻参仪未能普遍推广应用的原因。介绍了WZY-1型钻参仪的总体构成、测试参数、性能特点及其分别与钻机和水泵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1,18(4):224-227
在隆里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中发育有剪切变形的构造,形成脆-韧性剪切带(过渡性剪切带)。按其产状可分为切层和顺层过渡性剪切带两类,具有较典型的脆性-韧性变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此类变形是地壳浅层次剪切构造作用产物,显示了江南造山带外带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贵州天柱大河边超大型喷流沉积型重晶石矿床位于湘西-黔东南前陆隆起之雪峰-武陵逆冲褶皱带内,赋存于留茶坡组中上部的硅质碎屑岩地层中,重晶石矿床的北西边界为坪地断裂F1。为查明F1断裂对重晶石矿层破坏及保存情况,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工程部署,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并结合以往勘查成果,针对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坪地断裂F1开展系统研究,鉴别断层性质并探讨其对矿层的改造影响。结果表明,坪地断裂F1为成矿后断裂,具逆-右行平移性质,其在圭禄山地段错断了含矿岩系及重晶石矿层,垂直断距700~800 m,永发地区(钻孔ZK1205)至断裂F1下盘边界区域,含矿岩系留茶坡组内仍赋存厚大重晶石矿层,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沉积岩中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乌训组即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通过地质调查分析,可见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瘤状灰岩建造、散布于炭质粘土岩中的“钙质结核”和灰岩中的泥岩脉,以及一系列滑移褶皱褶曲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等类型。根据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和乌训组沉积建造处于大陆斜坡环境的古地理背景分析,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应来源于乌训组北西侧处于台地边缘相的清虚洞组,结合灰岩中的泥岩脉即典型震积泥岩脉现象,综合认为,乌训组普遍发育的各种类型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和其它变形建造,系地震营力及其导致的滑塌滑移事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中奥陶统生物礁滩成岩作用方式、成岩演化序列和相对应的地质作用产物、组合及稀土元素和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按"水文体制"将生物礁滩地层划分为不同成岩阶段的近地表海水-海源地层水、大气淡水、温压水和油田卤水4个成岩系统。各成岩系统流体来源、性质、水-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与储层发育密切相关的成岩体系和成岩方式主要为:古表生期大气水成岩系统的岩溶作用、再埋藏成岩阶段温压水成岩系统和油田卤水成岩系统的深部溶蚀和各期构造破裂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5,22(1):54-58
天柱某在建工地发生的地面塌陷,本文根据本工程建设及其塌陷和同地区大量工程勘察资料,分析阐述了天柱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对塌陷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对在厚覆盖的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尤其是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军波  杨瑞东  杨光海  杨光忠  徐海  冯康宁 《地质论评》2018,64(5):64051103-64051200
正贵州东南部产出大量规模不等的煌斑岩类岩体,其中位于贵州镇远马坪的煌斑岩体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含原生金刚石岩体,并将其作为寻找规模性金刚石矿床的重点,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一直未在金刚石找矿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然而,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发现,贵州东南部镇远、麻江一带煌斑岩类及其风化壳中明显  相似文献   
8.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18,35(2):158-162
大量事例表明,地下水是造成滑坡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富含地下水浅层土质滑坡的滑体尤其滑带土的力学指标低下,滑体承受的地下水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较大,截排水工程成为该类滑坡治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地下排水洞、水平排水孔和集水井抽水等滑坡体排水工程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而"虹吸排水"法对滑坡治理排水,技术简单易行,经济绿色环保,针对富含地下水的浅层土质滑坡滑体,应优选采用地下水"虹吸排水"的治理技术,可望达到尽可能少投资,快速实现滑坡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贵州镇远地区钾镁煌斑岩产出控制因素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光忠 《地质与勘探》2013,49(4):696-702
贵州镇远马坪钾镁煌斑岩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含原生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其时代为加里东中期。根据区内当时沉积建造的特点,结合钾镁煌斑岩常包含早期捕虏体的情况,尤其是区内钾镁煌斑岩主要产于加里东期北东向背斜构造翼部拐点范围的事实,认为区内钾镁煌斑岩的侵位应发生在加里东期沉积建造结束褶皱构造开始时刻。加里东构造运动先是沉积建造的塑性变形褶皱造山,岩层能干化后才开始发育大量断裂构造。纵弯褶皱在挤压作用背景下,因褶皱拐点存在拉伸和剪切的应力而构成透入性构造软弱部位,被深部岩浆热力所突破而成为上涌侵位及喷发通道。区域上,四堡期东西向基底断裂构造控制区内钾镁煌斑岩东西向带状分布,而加里东期褶皱及其拐点控制钾镁煌斑岩体(群)的产出,因此金刚石的找矿勘查应主要在有金刚石找矿信息的褶皱构造拐点范围开展。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认为煌斑岩类及其风化壳因规模小且稀土元素难以高度富集,不易形成稀土元素矿床。然而,本文通过对黔东南麻江隆昌、龙山、大塘、石板寨及和尚坟地区20件风化煌斑岩类中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风化煌斑岩类中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偏高,ΣREE+Y介于558. 78×10-6~2409.94×10-6(平均1461.21×10-6),其中LREE平均1346.44×10-6,HREE平均53.52×10-6,稀土元素具有高度富集甚至成矿的潜力。其中石板寨、和尚坟煌斑岩风化程度较强,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高,隆昌、龙山等地煌斑岩风化程度相对较弱,稀土元素富集程度相对较低。煌斑岩类风化壳中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且以La、Ce、Nd、Pr相对富集为特征。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风化煌斑岩类中稀土元素多以稀土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中以独居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